
练兵实纪
知书房
练兵实纪
戚继光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5
发表书评
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流淌着一种独特的军事智慧,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沙场点兵的肃杀之音。"练兵之要,首在练心"这句开篇之语,就像一把破开迷雾的利剑,直指军事训练的本质。当读到"以赏罚为权衡,以号令为血脉"时,突然明白这部兵书为何能超越时空限制——它不是在教人如何杀人,而是在教人如何治军。那些看似刻板的阵法操演条例,实则蕴含着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书中反复强调的"束伍"之法特别引人深思。戚继光将士兵比作五指,只有紧握成拳才能发挥威力。这种比喻透露出他作为军事家的独特思维:既重视个体素质,更强调整体协同。当看到"选兵如选婿"的训诫时,不禁莞尔——这位抗倭名将竟用如此生活化的语言道出了精兵之道。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对"胆气"的论述。"艺高人胆大"这句话,在戚继光笔下获得了新的诠释。他反对空谈勇气,而是将胆量与技艺训练紧密结合,这种务实的军事哲学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读至"练一日有一日之功"的段落,仿佛看见戚继光在演武场上亲自示范的身影,那种一丝不苟的治军态度跃然纸上。这部兵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记录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更在于它展现了一位军事家对战争艺术的深刻思考。
军事典籍中的典范之作《练兵实纪》作为明代重要兵书之一当之无愧。在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练兵实纪》是实用性最强、体系最完备的作品,至今仍具参考价值。《练兵实纪》影响之深远。至于练兵方法之系统、治军理念之先进、作战指导之实用、训练内容之详实等等,有的是直接传承沿用,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世。
读完深感作者军事经验丰富、校注者考据严谨。作者所写练兵方法切实可行,论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实用性强。有醍醐灌顶之感,更有摘抄记录以备后用之想,军事理论每章每节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精华,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确实可以称作"练兵之法,尽在其中;用兵之道,皆可遵循"。
具体练兵方法与治军思想难以全面评价,每位读者都各有侧重。戚继光强调纪律严明值得肯定,但军法过于严苛值得商榷;重视实战训练值得赞赏,但训练强度过大值得考虑;主张因地制宜值得借鉴,但具体操作需要灵活调整;注重将帅培养值得学习,但选拔标准可以更加完善。
明代军事家称赞《练兵实纪》非同寻常,是实用至上的兵书。自从有军事活动以来,其中蕴含的道理就自然存在,不是谁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实战经验的系统总结。
"练兵之法,当先练心。心练则胆壮,胆壮则兵强。"——《练兵实纪》
自庚寅春始,历时两月,细览戚公《练兵实纪》,每卷皆作朱笔批点。其阵法操练之详,选卒束伍之严,非纸上谈兵者所能及也。戚公以书生总戎务,却敌安边,诚为儒将楷模。尤见其"练胆气"一卷,言"兵贵精不贵多",至今读之犹觉虎虎有生气。昔人谓"戚家军"名动九边,观此书方知非虚誉。壬辰初夏,晴窗展卷,犹闻当年浙兵金鼓之声。
"练兵之法,当先练心,次练胆,其法莫善于谨束队伍,齐一号令。"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