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菲尼亚斯・雷德克斯
菲尼亚斯・雷德克斯

菲尼亚斯・雷德克斯

安东尼·特罗洛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菲尼亚斯・雷德克斯》是安东尼 · 特罗洛普《帕利泽系列》的第四部小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围绕政治阴谋、个人危机与浪漫嫉妒展开。 本书中菲尼亚斯・芬恩在都柏林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已接受自己政治生涯终结的事实,也渐渐走出妻子离世的阴影。这时,他意外收到重返议会的邀请,便欣然抓住了这个机会。随之而来的,是旧日恋情与竞争的死灰复燃。当他的对手邦廷先生被谋杀后,嫌疑立刻落到了芬恩头上,而他昔日的朋友与恋人,似乎只会让他更加蒙羞。
更多
书评  · 19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62315
特罗洛普笔下的菲尼亚斯・雷德克斯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存在,这位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人物被作者赋予了两种特质:理想主义的锋芒归于"菲尼亚斯",而世俗智慧的部分则归于"雷德克斯"。整部小说的使命就是通过19世纪英国议会政治的浮世绘,展现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在现实泥沼中保持灵魂的高度。在特罗洛普看来,单纯的政治算计永远不会成就伟大的政治家,唯有理想主义与现实感的完美平衡才是通往政治殿堂的真正阶梯。 菲尼亚斯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令人动容的戏剧性:选举的激烈角逐、议会辩论的刀光剑影、爱情与野心的撕扯、背叛与忠诚的考验......所有这些元素交织成一幅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浮世绘。而对笔者而言,特罗洛普笔下"政治的炼金术"这一描写尤其精彩。庸俗的政治交易只会让灵魂不断贬值,而理想主义的坚持则能让政治生命焕发出永恒的光彩。既然平庸的政治生涯注定枯燥乏味,我们又怎能不为菲尼亚斯这样在现实与理想间保持平衡的政治家喝彩? 特罗洛普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让读者看到了政治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透过菲尼亚斯的眼睛,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政治这门"可能性的艺术"——它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又不能失去仰望星空的能力。在当今这个政治日益庸俗化的时代,重读《菲尼亚斯・雷德克斯》总能让人们对政治重燃希望。毕竟,政治的灵魂从来就不在于权力的游戏,而在于对更美好社会的永恒追求。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2730
终于硬着头皮啃完了这部维多利亚时代的"巨著"。说实话,当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变成一场耐力赛时,我们确实该反思到底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这些现代读者已经失去了欣赏古典文学的耐心。 首先得吐槽这个版本的翻译。那些佶屈聱牙的长句简直让人怀疑译者是不是直接从古英语直译过来的。特罗洛普的文笔固然优雅,但绝不该是这种让人读三遍才能明白的拗口。特别是那些社交场合的对话,明明可以译得更流畅些,却非要保留那种做作的维多利亚腔调。最要命的是政治辩论部分,那些冗长的议会发言经过翻译后简直成了催眠曲。 说到内容,这部小说确实堪称维多利亚时代政治小说的典范。菲尼亚斯・雷德克斯这个爱尔兰穷小子跻身英国上流社会的故事,放在当时绝对是励志传奇。但以现代眼光来看,这种"鲤鱼跃龙门"的叙事未免太过理想化。特罗洛普笔下那个等级森严的英国社会,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幅精致的讽刺画。特别是对女性角色的塑造,那些等着被拯救的贵族小姐们,简直是对现代女性智商的侮辱。 小说的结构也让人头疼。主线故事被各种旁枝末节切割得支离破碎,有时整整一章都在描写某个配角的下午茶会。最让人崩溃的是那些突然插入的作者评论,特罗洛普似乎总忍不住要跳出来对读者说教一番。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可能很新颖,但现在看来就像是在看一部不断被导演旁白打断的电影。 不过必须承认,特罗洛普对英国政治生态的刻画确实入木三分。那些议会辩论的描写,即使放在今天也能看到现代政治的影子。小说中对爱尔兰问题的讨论尤其精彩,让人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些闪光点被埋没在太多琐碎的日常描写里,需要读者像淘金一样耐心挖掘。 说到人物塑造,菲尼亚斯这个主角实在让人爱恨交加。他的政治理想值得赞赏,但在感情上的优柔寡断又让人火大。特别是他对玛丽・弗洛伦斯的态度,那种若即若离的暧昧,放在今天绝对会被贴上"渣男"标签。相比之下,几个配角反而更有魅力,比如老谋深算的奥克勋爵,或是泼辣精明的劳拉夫人。 阅读体验最糟糕的莫过于那些没完没了的宴会描写。有时连续十几页都在记录谁穿了什么礼服,吃了什么点心,说了什么客套话。这些细节对还原时代风貌固然重要,但实在不必事无巨细到连餐巾的花色都要描述。现代读者更想看到的是人物内心的挣扎,而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居杂志。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小说的道德说教。几乎每个重要情节都要附赠一段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在今天看来实在太不"高级"。好的文学应该让读者自己体会,而不是像班主任一样耳提面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罗洛普的作品在当代越来越小众——我们更习惯含蓄的表达,而不是直白的训导。 合上书页时,我的感受很复杂。一方面敬佩特罗洛普描绘社会的广度,另一方面又为那些被时代局限的叙事方式感到惋惜。也许这就是经典的宿命:它们永远定格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等待着一代代读者用不同的眼光重新审视。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愿意像我这样,忍受着过时的叙事方式,去挖掘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智慧闪光。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菲尼亚斯・雷德克斯》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