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

欧内斯特・海明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更多
书评  · 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79772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很特别。它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大段的心理描写,但就是能让人一口气读完。主角亨利的经历很简单,打仗、受伤、恋爱、逃跑,最后爱人难产而死。故事听起来不新鲜,但海明威的写法让它变得特别。 这本书的文字特别干净。海明威不用长句子,不用难懂的词,每个句子都很短,像电报一样。比如他写"天在下雨","树是绿的",这种句子看起来简单,但放在一起就很有力量。读的时候不会觉得累,反而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绪。 战争场面写得很真实。亨利在前线运送伤员那段特别有画面感。炸弹爆炸,伤员惨叫,医疗站一片混乱。海明威不夸张,不煽情,就是简单地描述他看到的东西。这种写法反而比那些夸张的战争描写更让人震撼。你能感觉到战争的残酷,但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细节。 爱情故事也写得很好。亨利和凯瑟琳的感情发展很自然。他们一开始只是找点乐子,后来慢慢变成真爱。海明威没写什么肉麻的情话,就是写他们怎么聊天,怎么一起吃饭,怎么在酒店房间里待着。这种日常的描写反而让人觉得真实。 凯瑟琳难产那段特别打动人。海明威写得很克制,没有哭天抢地的描写。就写亨利在医院走廊里等,医生出来说情况不好,最后凯瑟琳死了。这种简单的写法反而比那些煽情的描写更有力量。读者能感受到亨利的痛苦,但不需要作者明说。 这本书的缺点是有些地方太简单了。比如亨利对战争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都写得很少。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够深刻。但这就是海明威的风格,他觉得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永别了,武器》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