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小八义
小八义
佚名

小八义

佚名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 。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太,梁士太知周家之祸恐受牵连决议退婚,同时授意指使义子梁滚暗害周景隆。梁府千金梁秀英梁府闻知气愤不已,她和老管家梁忠毅然冒险救出周景隆。周景隆无奈只好远走他乡。在漂泊途中先后结识梁山后代飞毛腿阮英、孔氏三兄弟、金枪将徐文标、踏雪无痕花云平、无影侠时长青、尉迟肖和猛汉唐铁牛。他们侠肝义肠、扶危济贫,同恶霸和奸臣作斗争。最终将蔡京阴谋叛乱的武装组织藏兵营打败,斩杀了助纣为虐的恶僧铜头和尚。周景隆也在漂泊途中发奋读书考中状元,为国锄奸。小八义士齐聚汴梁保家卫国,共敌外患,谱写一曲人间大义之歌。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52523
这本书讲了很多英雄好汉的故事。这些故事看起来热闹,但仔细一想,问题很多。书中的人物动不动就杀人放火,还说是替天行道。这种做法真的对吗?官府腐败是该反抗,但用暴力解决问题只会让情况更糟。书里把梁山好汉写得像英雄,实际上他们很多行为就是土匪。比如为了逼人上梁山,他们经常滥杀无辜。这种做法跟贪官有什么区别?书里还强调兄弟义气,但这种义气经常是非不分。为了兄弟情谊,什么坏事都敢做。这种江湖义气真的值得提倡吗?书中的女性角色要么是祸水,要么是工具人。这种描写对女性很不公平。整本书都在美化暴力,宣扬以暴制暴。这种思想对普通百姓真的有好处吗?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6177
从《小八义》中读来,随着阅历的加深,越发体会到这部侠义小说的独特魅力。八个出身各异的英雄好汉,在乱世中坚守道义,这种肝胆相照的情谊在现代社会尤为珍贵。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却能在关键时刻为兄弟两肋插刀,这种真实的人性刻画让人动容。 想到梁山好汉的故事,总觉得《小八义》更接地气。这些市井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抱负,却能在平凡中见真情。特别是看到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时,总能唤起心中的热血。这种侠义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 虽然故事发生在古代,但其中为人处世的智慧至今受用。在利益至上的今天,重读这些快意恩仇的故事,反而让人对人性多了几分信心。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这或许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98028
一口气翻完《小八义》,反而不知该如何评价这部所谓的侠义经典。表面看是梁山好汉的续篇,骨子里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别扭。要说它继承了《水浒传》的血脉,总觉得像是远房亲戚硬要挤进族谱,刻意得让人发笑。故事里那些侠客义士,个个挂着"替天行道"的名头,行事却总带着市井说书人的油滑气。尤其那个"八义"的名号,像是生怕读者记不住似的,反复念叨得人耳朵起茧。 文字更是透着一股子匠气。作者显然熟读《水浒》,却只学来些皮毛功夫。写打斗便是一连串的"但见""怎见得",活像街头卖艺的把式;写人物就堆砌"豹头环眼""虎背熊腰"的老套词儿,连市井无赖都要安上个"铁臂猿"的诨名。最可笑的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说唱词,生生把叙事节奏切得七零八落,倒像是茶馆里说书先生怕听众走神,临时加的水词儿。 要说它全然无用倒也不尽然。那些程式化的打斗描写,恰好暴露了明清侠义小说的通病——把江湖义气熬成了一锅烂俗的鸡汤。八个人物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连性格都懒得仔细雕琢,反正套上"义"字招牌就能蒙混过关。这般偷懒的写法,倒让我想起如今网络小说批量生产的套路,可见商业写作的痼疾,早在几百年前就埋下了病根。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68072
《小八义》真的配得上这么高的评价吗?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42916
"英雄不怕出身低,小八义虽出身贫寒,却凭着侠肝义胆闯出一片天地。"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