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神记
知书房
搜神记
干宝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4
发表书评
"神之所在,不可妄言,不可妄动。"
"神异变怪之事,世间有之;冥漠之中,亦有是理。"
怪力乱神,荒诞不经。
中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过分夸大了。这本书被很多学者推崇,但实际上内容杂乱无章,思想浅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搜神记》只是其中一部,而且并不是最好的。
《搜神记》的故事数量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故事都很短,情节简单,人物形象模糊。有些故事甚至只有几句话,读起来像流水账。作者干宝收集了很多民间传说,但没有进行很好的加工。很多故事读完后感觉莫名其妙,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到很失望。书中的语言粗糙,缺乏文学性。很多地方只是简单记录事件,没有描写,没有情感。有些故事试图表达一些道理,但说教意味太重,显得很生硬。整体来看,这本书的文学价值被高估了。
书中的人物形象很单薄。大部分人物都没有个性,只是推动情节的工具。有些人物行为不合逻辑,比如突然出现的鬼神,莫名其妙地帮助或惩罚人类。这些情节缺乏铺垫,显得很突兀。
东晋时期的学者对《搜神记》评价很高,认为它"发明神道之不诬"。但这种观点现在看来很可笑。书中的很多故事明显是虚构的,而且虚构得很粗糙。有些故事甚至互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东晋的乱世中,干宝写下《搜神记》的时候,可能以为自己在记录真实。这部号称"发明神道之不诬"的志怪小说,用464个故事堆砌出一个荒诞的世界。书里的人和鬼没有区别,动物会说话,树木能走路。看似在写鬼神,其实暴露的是当时人的愚昧。干宝用猎奇的笔调描写这些故事,但从不追问背后的真相。他记录寡妇李娥复活的故事,却不去调查是否有人假扮死者骗钱。他写董永卖身葬父遇仙女,却无视底层百姓真实的苦难。这些故事被后人当成传统文化继承,但没人思考它们对社会的危害。当现代人还把《搜神记》当文学作品欣赏时,应该看到它助长了多少迷信思想。书中的故事没有教育意义,只会让人相信超自然力量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干宝的写作态度也很成问题。他明知有些故事是谣言,还是照搬不误。这种不负责任的记录方式,让《搜神记》变成了一本充满谎言的合集。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