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武

孙子兵法

孙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37473
迷茫时翻开《孙子兵法》,它冷冰冰地警告你:"兵者,诡道也"——仿佛人间只剩算计;犹豫不决时,它会用"多算胜,少算不胜"的训诫,将你的焦虑换算成冰冷的数学题。当你渴望真诚时,它早就在扉页刻下"兵以诈立"的生存法则,把道德碾碎成战术的垫脚石。 这部诞生于烽火中的兵法,早已渗透进现代社会的毛细血管。职场新人捧着"知己知彼"当圣经,却忘了这句话原本是教将军们砍人头用的;创业者把"不战而屈人之兵"挂在嘴边,暗地里把商场当成了春秋战场。更讽刺的是,那些背诵"上下同欲者胜"的企业主,转头就用"将能而君不御"的理论架空董事会。 孙武用五千字搭建的精密杀戮模型,如今成了成功学鸡汤的调料包。当我们在文件堆里实践"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时,可曾想过这套战阵理论本是为了高效屠杀?那些被商学院奉为圭臬的"奇正相生",在原始语境里分明是教将领如何把士兵当棋子。这部号称"兵学圣典"的著作,本质上是用优雅的骈文包装的暴力美学,它教会我们赢得一切——除了人性。
2025年07月29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39898
说来惭愧,直到而立之年才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这部流传两千五百年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原以为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军事理论,翻开才发现字字珠玑,每读一页都像在解开人生的密码。那些被我们挂在嘴边的"知己知彼""兵者诡道",原来在竹简上泛着如此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时空直指人心。 记得少年时总觉得这类古籍艰涩难懂,现在才明白不是书的问题,是当年的自己还读不懂生活的兵戈铁马。这部兵书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既能指导千军万马,又能照亮普通人的进退之路。就像孙武在吴宫教战时的执着,当我们把"上下同欲者胜"用在团队建设时,把"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化作用人节奏时,那些竹简上的墨迹突然就活了过来。 最让我动容的是书中暗藏的生存智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不正是我们应对职场变局的箴言吗?"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绝境哲学,比任何励志演讲都更有力量。我常想,若是孙武能看到他的文字仍在为普通人提供破局之道,或许会欣慰于这部兵书超越了战场的界限。那些被历史验证的智慧,就像淬过火的青铜器,越磨砺越显光华。 有时深夜重读"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篇章,突然就懂了为什么这部古籍能跨越时空。它不是在教人算计,而是在传授一种思维范式。当我们把"不战而屈人之兵"转化为不争之争的处世之道,把"致人而不致于人"活成主动掌控人生的态度,那些古老的文字就变成了照亮现实的火把。这种穿越千年的共鸣,或许就是经典最动人的地方。
2025年07月28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45935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竟能在数千年间被奉为兵家圭臬,实在令人困惑。孙武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化作冰冷的算术题,以"五事七计"为尺,以"诡道"为规,教人如何精确地计算生死。那些被后世兵家奉为金科玉律的"知己知彼""不战而屈人之兵",细想来不过是把人性中最阴暗的算计加以美化罢了。更令人不安的是,这套诞生于春秋战乱的理论,至今仍在商战、政争中焕发着诡异的生命力。难道人类真的永远走不出这个用鲜血写就的循环吗?
2025年07月26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16883
谋略之祖,智慧生辉。千载兵书,至今受用。
2025年07月2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6214
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孙武的《孙子兵法》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它不仅奠定了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更以其超越时代的智慧光芒照亮了后世兵学发展的道路。这部诞生于春秋战国的兵书,以"兵者,国之大事"开篇,将军事提升至治国理政的核心地位,其思想之深邃、体系之完备,至今仍令人叹服。细读《孙子兵法》,我们既能感受到孙武对战争本质的透彻把握,又能体会到他对和平的深切向往,这种看似矛盾却又高度统一的思想特质,正是这部兵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孙武的军事思想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他将战争置于"道、天、地、将、法"五事之中进行整体考量,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这种超越单纯战术层面的战略思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全胜"的哲学智慧。在具体战术层面,《孙子兵法》提出的"知己知彼""避实击虚""以逸待劳"等原则,既是对战争规律的精准把握,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武将"计"置于十三篇之首,强调"多算胜,少算不胜"的筹谋思想,这种重视事前谋划的理性态度,与现代管理科学中的战略规划理念不谋而合。 《孙子兵法》的价值远不止于军事领域。书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变通思想,"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权意识,"修道而保法"的自我修养要求,都蕴含着普适性的处世智慧。在当代商业竞争、体育竞技乃至个人成长中,我们都能找到《孙子兵法》思想的现代诠释。孙武将战争艺术提升到哲学高度,使《孙子兵法》超越了时空限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跨越两千多年的思想生命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例证。 回望中国兵学发展历程,《孙子兵法》的开创性地位无可替代。它不仅影响了后世《吴子》《六韬》等兵书的创作,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研读《孙子兵法》的传说,现代西点军校将其列为必读书目的事实,都印证了这部中国古籍的世界性影响。在我看来,《孙子兵法》最珍贵的不是那些具体的战术原则,而是其中蕴含的辩证思维和整体观念,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培养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具有永恒的启示意义。当我们放下对"诡道"的片面理解,真正领会孙武"慎战""全胜"的思想精髓时,就能感受到这位古代军事家超越战争本身的人文关怀。
2025年07月2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