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中华古籍

国外名著

社会科学

历史

哲学

文学

科学

全部

地区与国家史

传记与回忆录

近现代史

古代史

中世纪史

专题史

考古与历史

社会史

哈布斯堡的黄昏:梅耶林悲剧与王朝的终结
哈布斯堡的黄昏:梅耶林悲剧与王朝的终结
格雷格·金
彭妮·威尔逊

格雷格·金 著彭妮·威尔逊 著

《哈布斯堡的黄昏:梅耶林悲剧与王朝的终结》是由美国作家格雷格·金与彭妮·威尔逊合著的历史研究著作。该书以1889年奥匈帝国皇储鲁道夫与情人玛丽·韦特瑟拉在梅耶林猎宫的双亡事件为切入点,探究哈布斯堡王朝衰亡的历史进程。 作品基于维也纳档案馆原始档案及皇室后裔访谈,重构了事件背景与细节。通过分析鲁道夫的精神疾病、吗啡依赖及政治困境,质疑了传统殉情叙事,揭示案件背后涉及的性病讹诈、宫廷权力倾轧及帝国体制危机。结合法医报告与历史文献,作者剖析了自杀现场疑点,将个人悲剧与王朝晚期社会矛盾相联结,呈现帝国崩溃的内在逻辑。
1941:德国走向失败的那一年
1941:德国走向失败的那一年
安德鲁·纳戈尔斯基

安德鲁·纳戈尔斯基 著

1941年初, 希特勒的军队统治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丘吉尔的英国孤立无援地抵抗着纳粹的侵袭,承受着德军炸弹的轰炸和U型潜艇的攻击;斯大林仍在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罗斯福发誓要让美国远离战争。希特勒自信地以为,全面的胜利近在咫尺。 到1941年末,局势完全变了。希特勒开启了一连串赌博:他入侵苏联,犯下毁灭性的军事错误;他实施大规模屠杀并制造恐惧;他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便急切地同美国宣战。英国获得两个新盟友,德国已注定失败。 纳戈尔斯基细致地描绘了1941这一 关键年份中的关键人物的行为,呈现了失去控制的自大狂与意志坚定的领袖间的博弈。他还揭示,1941年预示了后来的犹太人大屠杀、战后欧洲的分裂和冷战的打响。1941年定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希特勒最后的人质
希特勒最后的人质
林美

林美 著

揭示了纳粹德国系统性地掠夺欧洲艺术品的历史,以及战后追索这些“希特勒最后的人质”的复杂而漫长的斗争,展现了艺术与战争、政治的交织。
西班牙在我们心中
西班牙在我们心中
亚当·霍赫希尔德

亚当·霍赫希尔德 著

讲述了在西班牙内战中志愿参加国际纵队与美国林肯营的美国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理想主义与牺牲,揭示了西班牙内战的国际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
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
汉斯·莫姆森

汉斯·莫姆森 著

集合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莫姆森对纳粹德国、希特勒权力本质以及德国历史发展路径的深刻论文,提供了理解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政权的新视角。
走向火焰
走向火焰
多米尼克·利芬

多米尼克·利芬 著

从俄国的视角剖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着重分析了俄国卷入这场导致自身灭亡的战争的原因和过程,揭示了帝俄帝国崩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终结一切战争
终结一切战争
亚当·霍赫希尔德

亚当·霍赫希尔德 著

通过聚焦于反战运动人士的经历,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历程,以及人们为阻止这场战争所付出的努力,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和平的可贵。
诸神的黄昏
诸神的黄昏
伊恩·托尔

伊恩·托尔 著

“太平洋战争三部曲”收官之作,宏大而细致地描绘了1944-1945年太平洋战场最后阶段的残酷战役,直至日本投降,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和平的珍贵。
指挥与控制
指挥与控制
艾里克·施洛瑟

艾里克·施洛瑟 著

通过“大马士革事故”等案例,深入探讨了核武器时代的管理与控制问题,揭示了核威慑体系内在的巨大风险和人类在核阴影下的脆弱性。
制胜
制胜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 著

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何最终能够取胜,从民主国家的制度优势、公民士兵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揭示了盟军胜利的深层原因。
征服的怒潮
征服的怒潮
伊恩·托尔

伊恩·托尔 著

“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第二卷,详细叙述了1942-1944年美军从瓜岛反攻到菲律宾海大战的进程,展现了太平洋战争的残酷性和转折点。
战争艺术史:现代战争的黎明
战争艺术史:现代战争的黎明
汉斯·德尔布吕克

汉斯·德尔布吕克 著

军事史经典著作第四卷,分析了从瑞士方阵到拿破仑时代初期,现代战争思想和战术的萌芽,揭示了军事革命如何推动现代国家的形成。

知书房 · 精品名著阅读

库藏了古今中外的海量公版书,专注于经典名著的沉浸式阅读,知书房欢迎随时畅览,回归最纯粹的读书乐趣!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