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3038
2025年09月04日
官场最黑暗时捧读《潜夫论》,恍然惊觉东汉王符早已道破千年官场玄机。这位隐居著书的"潜夫",用三十余篇针砭时弊的文字,把吏治腐败、世风日下的病灶剖解得淋漓尽致。我三十有五,在体制内浮沉十年,每读《务本》《遏利》诸篇,总觉那些锐利如刀的句子正戳中当下官场顽疾——"官无直吏,位无良臣"的痛斥,放在今日依然振聋发聩。自知难成王符这般"不仕而议论"的清流,却也在推杯换盏的应酬里,偷偷用《实贡》篇的标准打量同僚。最妙是《明暗》里那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我把它裱在办公室,日日警醒自己莫要沦为"蔽贤"之辈。这般直指人心的政论,比那些歌功颂德的奏章实在百倍。难怪人说读《潜夫论》三遍,再看官场便如观掌纹般透彻。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序》)。《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共十二篇,首尾完整。是书于南宋时已佚其半,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转有全文。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贾行注和韦公肃注,并佚。注文疑出于元人之手。日本有传本。大抵本文以日本传本为佳,注文以四库馆臣辑本为上,亦互有补充。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据日本传本刊。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7650
治世明镜,千古不磨!《潜夫论》者,可谓上通庙堂,下达草野。得意时读之,如闻暮鼓晨钟;失意时阅之,恍见指路明灯。可细嚼慢咽,可一扫而过。为官者当读,为民者更当读。锋芒处见智慧,平实处藏玄机。王符一支笔,写尽人间疾苦,道破世间真相。非圣贤不能作此语,非赤子不能解此意。读罢掩卷,但觉胸中块垒尽消,眼前迷雾顿开!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知书客826754
内容丰富,显示了很多东汉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虽然理论体系的建构不如《论衡》,但是一些观点(如对命定论的看法、自化等)也很值得留意。此外,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一些政论,此书论及的史实也更充实一些,不只是空发议论,也对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意义(如尚书与三公的关系)。注释通达,理校也多可信从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知书客922029
伪书,说教之糟粕。烦人、困人、恼人!正着读无趣,反着读更无趣。整体看空洞,拆开看更空洞。清醒时不该读,糊涂时更不该读。智者能看破,愚者反被误。失意时别碰,得意时也别碰。求仙不如修仙,信书不如无书。误人之本!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