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43926
2025年09月04日
这本书读起来很顺。主角的心情很真实,就像身边的朋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但年轻人的烦恼都没变过。歌德写得真好,简单的故事藏着大道理。看完会觉得生活没那么难。
少年维特之烦恼
知书房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博兹札记
知书房
博兹札记
查尔斯·狄更斯 著
查尔斯·狄更斯的首部作品《博兹札记》,为英国文学界带来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新声音。这部内容丰富多样的作品集融合了观察、想象与虚构,以真诚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狄更斯所熟知的伦敦——既有其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其阴暗不堪的角落。书中展现了伦敦的街道、剧院、酒馆、当铺、法庭、监狱、公共马车和泰晤士河,刻画了日常生活与各色人物的真实面貌。 这些速写式的人物肖像常常预示着他后期伟大小说中的角色:牢房里的死囚、喋喋不休的主妇、粗俗的年轻职员,以及类似斯克鲁奇(《圣诞颂歌》中角色)的单身汉。同时,狄更斯的社会批判力量始终暗藏其中,他毫不避讳地描绘了这座大都市中被遗忘的群体——从童工到妓女。 这些速写兼具幽默与悲情,向我们展现了伦敦作为一片奇妙的创作沃土,如何孕育出这位非凡的年轻作家。
红与黑
知书房
红与黑
司汤达 著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个人与社会间的对抗是《红与黑》的中心主题。该书向传统习俗挑战,谴责了社会价值的虚伪。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法国的社会风气。小说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反映政治小说。《红与黑》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形成了一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发展到注重心理描写与情绪抒发。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堂吉诃德(第一部)
知书房
堂吉诃德(第一部)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著
西班牙拉曼查地方有一位乡绅,酷爱骑士小说,终日捧读,手不诗卷,最后读昏了头脑,竟异想天开,想要做一名游侠骑士,锄强扶弱,行侠仗义,闯荡天下,便自称堂吉诃德,并说服村上一位农夫做他的侍从,乘马持矛,踏上冒险之途。 堂吉诃德满脑子都是骑士书中的人和事,所以,在他的眼中,妓女是贵妇,客栈为城堡;他同风车厮杀,将羊群视为军队;闹了许多笑话,出尽了洋相。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持自己的理想,直到一命归西。 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丘·潘沙主仆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一个追求理想,一个非常现实,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又象征人的双重性: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因此,使作品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精选书评
知书客509357
翻开书页就被维特的情感浪潮吞没,那种炽烈到近乎偏执的青春让我坐立难安。但正是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劲头,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原来活得克制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当他在暴雨中狂奔、在月光下痛哭时,我忽然懂了:被嘲笑的真心才是最高贵的勇敢。
少年维特之烦恼
知书房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知书客865470
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尤金从小岛到城市,从纯真到世故,那些选择与放弃,快乐与痛苦,都真实得扎心。最让我难受的是他与玛丽的分开,明明相爱却不得不放手。最后的结局没有大团圆,但正是这种缺憾让人记住。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无奈却也藏着希望。读完心里沉甸甸的,好像自己也跟着走完了这一程。
奥尔岛的珍珠
知书房
奥尔岛的珍珠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客318999
翻开书页就被淹没在荒诞与真实交织的迷宫里。这位执长枪的老骑士究竟是看透了世界的疯子,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每个读者都成了他的桑丘,跟着他在风车与巨人之间晕头转向。最可怕的是读着读着突然发现——我们嘲笑他的时候,镜子里映出的难道不正是自己追逐幻影的样子?
堂吉诃德(第一部)
知书房
堂吉诃德(第一部)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