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
知书房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
发表书评
翻开书页就被维特的情感浪潮吞没,那种炽烈到近乎偏执的青春让我坐立难安。但正是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劲头,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原来活得克制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当他在暴雨中狂奔、在月光下痛哭时,我忽然懂了:被嘲笑的真心才是最高贵的勇敢。
一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是夏天的燥热与冬天的寒冷,是写信、画画、弹琴、散步、读书、幻想、喝酒、流泪、争吵与绝望。维特在绿蒂身边感到快乐,又因为得不到她而痛苦。他试过离开,试过忘记,可是没有用。绿蒂像一道阳光照进他的生活,又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阿尔伯特的出现让事情变得更糟。维特知道他们才是一对,可是他就是放不下。他变得越来越消沉。他开始觉得活着没意思。他写信给威廉,说自己的痛苦。他带着手枪走进树林。枪声响起的时候,没有人听见。绿蒂后来知道了,她也许会想起第一次见到维特时他穿的那件蓝色外套。
这本书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很大轰动。但说真的,读起来特别矫情。维特这个角色动不动就哭哭啼啼,为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要死要活。作者把这种感情描写得太夸张了,让人看着很不舒服。
书里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维特总是在说自己多痛苦,生活多无望。读着读着就觉得烦,这种情绪太重复了。而且情节特别简单,就是一个男人爱上已婚女人最后自杀的故事。
歌德把维特塑造成一个敏感脆弱的形象,但这种性格放在现实里真的很让人受不了。现在的读者看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为这点事至于吗。书里那些长篇大论的痛苦独白,现在看来更像是在无病呻吟。
维特之痛,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青春悸动?歌德笔下那些炽热到近乎自毁的情感,与其说是少年人的烦恼,不如说是生命最原始的震颤。当我们与维特一同坠入爱情的深渊时,突然明白:人性中最纯粹的部分往往最为危险。那些无法实现的爱欲,那些无处安放的激情,最终都化作子弹穿透的不只是维特的太阳穴,更是理想主义者的天真幻梦。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却不曾如此热烈地活过。
维特很烦,但我想看。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