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1966
2025年08月01日
巨著,历史之标杆。好得很,明白,扎实。从前看也行,从后看也行。一天看一段可以,一口气看完也行。闲着没事能看,忙里偷闲也能看。聪明人看了有用,普通人也看了有用。失意的时候要看,得意的时候也要看。听别人讲历史不如自己读历史,读历史不如懂历史。懂历史很重要!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南史
知书房
南史
李延寿 著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明史
知书房
明史
佚名 著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梁书
知书房
梁书
姚思廉 著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6卷。姚思廉之父姚察在隋时有旧稿,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嘱其子思廉续书,贞观三年(629年)思廉奉命修史,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并采谢昊、顾野王诸家旧作,贞观十年(636年)书成。《梁书》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有二十六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另在列传中新创《止足列传》,记述功成身退的士大夫的事迹。上自502年梁武帝萧衍称帝,止于557年陈霸先灭梁。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1244
《汉书》读了两遍,很多人佩服司马迁的史才,但我更在意班固的克制。写本朝历史不容易,容易得罪人,班固却能平衡事实与立场。他记录汉武帝的功过,不回避也不夸张。皇帝犯错了,他写下来。但笔墨有度,不会让皇帝难堪。这种分寸感很难得。史家总要面对政治压力,班固处理得谨慎。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知书客374849
班固的《汉书》写得很详细,记录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他写得很清楚,让人一看就懂。他注重写儒家的思想,表扬那些正直的人。他写的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他不仅写得好,而且很有条理。读他的书,能学到很多东西。他的文笔很流畅,读起来很舒服。他的书很有价值,值得一读。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知书客498178
《汉书》是一部严谨的史书。史料详尽,考证严密。可以全面了解西汉历史,可以单独研究某个篇章。研究时能用,教学时也能用。学者能从中获得启发,普通读者也能学到知识。读《汉书》要细读原文,也要结合注释。读历史不是为了背诵,而是为了理解。理解的方法在书中。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