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说实话,翻开《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前,我对梭罗这位自然文学大师充满期待,毕竟《瓦尔登湖》的盛名在外。但读完这部长达七天的漂流日记后,我只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失望。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如说是梭罗自我陶醉的碎碎念合集,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自我标榜和故作深沉的哲学空谈。 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全书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梭罗在描写河流风光时,总要强行插入大段对印第安历史的臆想,或是突然开始批判现代社会。这些生硬的转折就像在优美的自然纪录片里突然插播道德讲座,让人瞬间出戏。更可笑的是,他一边歌颂原始生活,一边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便利——这种虚伪做作的姿态简直令人作呕。 书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令人失望。本以为能看到精妙绝伦的观察,结果满篇都是程式化的比喻和过度修饰的句子。那些关于睡莲、河水的描写,与其说是亲身感受,不如说是从博物图鉴里抄来的陈词滥调。梭罗似乎更在意展示自己的博学,而不是带领读者真正感受自然之美。当他在第三章花三页篇幅讨论某块石头的矿物成分时,我差点把书扔进河里。 最讽刺的是,这本号称记录"简单生活"的书,读起来却异常艰涩难懂。梭罗刻意堆砌的拉丁文引用、晦涩的哲学隐喻,都在炫耀他的学识而非传递思想。我敢打赌,要是把他那些故作高深的段落删掉,这本书的厚度能减少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同时代惠特曼的《草叶集》虽然也谈哲学,但至少真诚动人。 最让我愤怒的是书中流露出的精英主义倾向。梭罗不断暗示只有像他这样的"智者"才能领悟自然真谛,普通劳动者都被他描绘成麻木的群氓。这种知识分子的傲慢在今天看来尤其刺眼。看看现在那些效仿梭罗的都市中产,他们周末去郊区"体验自然"的样子,和这本书里矫揉造作的气质简直如出一辙。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价值,可能就是它完美展示了19世纪美国知识分子的自恋能达到什么程度。梭罗在书里反复强调这次旅行的"精神意义",但通篇读下来,我只看到一个沉溺于自我想象的文人。与其浪费时间读这种故作深沉的流水账,不如直接去河边走走——至少真实的自然从不会强迫你听它说教。
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
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
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
亨利·大卫·梭罗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