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漫步的艺术
漫步的艺术
亨利·戴维·梭罗

漫步的艺术

亨利·戴维·梭罗  

《漫步的艺术》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全书收录《漫步》《冬日漫步》等自然主题散文,通过山川、溪流、冬雪等意象构建人与自然交融的生态世界观,展现作者对自然细节的观察与哲思,传递生态生活理念。 爱默生评价其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自然洞察力',并影响了《在路上》等文学创作。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12067
《漫步的艺术》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诗意,但真正读起来会发现它和想象的不太一样。作者花了太多篇幅描写自然景色,反而忽略了漫步本身的状态。书里到处都是对树木、云朵、溪流的细致刻画,这些描写很美,但读多了会让人走神。我们想看的是散步时的感受,而不是百科全书式的景物描写。 书的结构也有问题。前半部分讲作者自己的散步经历,中间突然插入大段哲学思考,后面又回到日常见闻。这种跳跃让人很难跟上节奏。最明显的是谈到自由那章,前面还在说林间小路,下一页就开始讨论社会制度,这种转折太生硬了。读者还没进入状态就被迫思考深奥的问题。 作者的个人倾向太明显。他不断强调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思考,这种观点很片面。城市散步者也能有自己的体会,但作者完全忽视这点。他对现代生活的抵触情绪贯穿全书,这会让生活在城市里的读者感到被冒犯。比如他批评乘车出行的人丧失了感知能力,这种武断的说法缺乏说服力。 有些章节写得很出色。描写黎明时分独自散步的部分特别真实,能让人想起自己早起时的经历。写脚下落叶的声音这部分也很打动人,这些细节才是一本关于散步的书该有的内容。可惜这样的段落太少,更多时候作者沉迷于说教而不是分享体验。 书中的插图位置安排不合理。重要的场景没有配图,不重要的地方反而放了很多图片。比如描写山谷雾气的那页,如果有张照片会很有帮助,但实际配的是完全不相关的工具插图。这种编辑失误影响了阅读体验。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62813
漫步的艺术描绘了一个人独自行走的历程,是思想的不断涌现,是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是对自我内心的审视。这种行走不是简单的移动,而是带着目的与思考的前行。作者记录下每一步的感受,每一刻的发现,将行走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书中的内容展现了行走带来的双重效果。一方面,身体在移动,穿过树林,越过山丘。另一方面,思想在流动,思考人生,反思过去。这两种运动同时进行,相互影响。行走成为连接外在世界与内在自我的桥梁。 人们常常忽略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行为。但作者证明,即便是走路这样平凡的事,也能产生深刻的意义。通过专注地行走,人能获得其他活动无法给予的平静与清醒。这需要耐心,需要对细节的关注,更需要持续的练习。 行走的过程不时会遇到阻碍。天气变化,地形复杂,体力消耗。但这些困难反而让行走更有价值。克服障碍后的满足感,是坐在家中永远无法体会的。每一次行走都是独特的体验,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旅程。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85193
行走中思考的艺术杰作。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9054
"散步不是跋涉,而是灵魂在不经意间舒展的呼吸。" ——这是梭罗在《漫步的艺术》中最动人的文字,他以深林为墨,以脚步为笔,写下这本引领都市人重新发现大地诗意的生命手册。这位瓦尔登湖畔的哲人用三百页的轻盈步履,带我们走进一场关于行走的哲学沉思:当鞋底沾上松针与晨露,机械表指针的暴政便自动瓦解,只留下云影与自我对话的宁静时刻。书中那些穿越荒原的章节,实则暗喻着穿越现代生活的精神迷障;他对橡果轨迹的观察,悄然揭示着生命最本真的存在方式。不同于当代健身APP对步数的功利计算,梭罗的行走美学是反效率的修行,教我们在每一寸泥土中触摸永恒,在每一片落叶里确认自由——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风景,而在于获得新眼睛。这本写于蒸汽机时代的绿色圣经,此刻正为困在钢筋矩阵里的我们,递来一把打开自然圣殿的锈钥匙。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3452
这本书在当代快节奏生活中显得格外珍贵。作者用大量的细节描写一个人在自然中漫步时的所见所闻。他把每一步的触感、每一处风景的变化都写得很具体。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慢下来的力量。 读这本书需要耐心。刚开始会觉得作者写得太琐碎,一个简单的散步居然能写这么多内容。但慢慢读下去就会发现,这些细致的观察其实在提醒我们放慢脚步。现代社会让人总是匆匆忙忙,这本书却强迫读者停下来。 作者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连接。他通过记录散步时的各种感受,展现出现代人缺失的东西。书里没有说教,但读完后会让人思考自己的生活节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直接说理更有力。
2025年07月07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