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35851
2025年09月04日
读《管子》时总忍不住要问:这套号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治国方略,放在今天究竟还剩几分实用价值?书中那些精致的理论架构,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经济决定论,或是"利出一孔"的集权思想,乍看很有道理,细想却总透着股理想化的味道。现实中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让百姓"见利不趋,见害不避"?管仲把治国理政说得像解数学题般精确,可人性从来就不是能用尺规丈量的。 最耐人寻味的是书中那些自相矛盾处。一边高喊"以人为本",一边又主张"牧民"之术;既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转头又强调"令重则君尊"。这种左右横跳的论述方式,让人怀疑是不是后人托名伪作时漏了统一口径。不过话说回来,书中那些具体而微的治理手段倒颇有看头——比如用"鱼盐之利"搞活经济的实操案例,或是用"轨里连乡"控制基层的权谋之术,都透着股老辣的政治智慧。 读至《小匡》篇时尤其忍俊不禁。管仲一面教桓公"远女色",一面自己"三归台榭"享受奢靡生活;满口"节用"却发明了"买鹿制楚"这种经济战套路。这种言行不一的反差,倒让这位"春秋第一相"的形象鲜活起来——原来再伟大的政治家,也逃不过人性那点私心与虚伪。
管子
知书房
管子
管仲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著
二篇,春秋后期名家重要著作,邓析著。邓析的著述在汉以前流传情况不详。至西汉末刘向校书,“以相校除复重,为二篇”,其篇目为“无厚”、“转辞”。《汉书·艺文志》“名家”著录:“邓析二篇。”后隋唐史志俱录。然原书内容在汉以后渐散佚,仅存篇名。一般认为今本《邓析子》内容为隋唐之际人所伪撰。因今本不可据,故《邓析子》之学说,只能就汉以前其它书籍征引论述之言讨论。刘向云其书“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所谓“两可”,《吕氏春秋·离谓》记有邓析“两可之说”故事:言一物仅有一买方和一卖方,双方都急于成交。因买方急于买,卖方可以要高价而不急;买方也可因卖方急于卖,自己可以压价而不急。此两可之例是对矛盾的双方俱急这一角度开始分析,而得出俱可不急的结论,于是论题便显示为双方又急又不急。“是有(又)不是,可有(又)不可,是名两可”(鲁胜《墨辩注叙》)。书中另一重要内容为讨论“无厚”,“其论‘无厚’者,言之异同,与公孙龙同类”(刘向《校上邓析子叙》)。邓析此论的具体情况不见史载。但书中所提出的“无厚”命题,至战国时则成名辩学派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涉及哲学上“名”与“形”、“无穷大”与“无穷小”等关系。荀子说邓析“好治怪说,玩琦辞”,所指出的一些与邓析相关的论题,如“山渊平,天地比”之类,由于已为惠施等辩者所展开讨论,故其出自《邓析子》原书中的部分已难确认了。
睡虎地秦墓竹简
知书房
睡虎地秦墓竹简
佚名 著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精选书评
知书客458591
管仲之书,虽托名焉,实乃齐国一代典章制度之萃。展卷读之,见其论轻重权衡,言强兵富国,真经济之圭臬也。其人能相桓公成霸业,固已不凡,而著书立说,又为后世开太平之途,其功岂在禹下!然细味其文,往往杂战国策士之语,未必尽出仲手。要之,经济之说精微,治国之道昭然,自足为千古法式。文章不尚华辞,而义理通贯,此正大人之笔也。
管子
知书房
管子
管仲
知书客88425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以其深邃的治国智慧,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不灭的光芒。这部兼容法家与道家思想的巨著,不仅构建了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更以其对人性的洞察与实用的治国方略,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经世致用的经典。其倡导的轻重之术与四民分业,至今仍对现代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管子
知书房
管子
管仲
知书客791817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部跨越两千余年的治国经典,以其深邃的经世智慧揭示了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不仅为古代帝王将相提供了九合诸侯的方略,更为现代社会治理留下了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东方政治经济学宝典。
管子
知书房
管子
管仲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