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1064
2025年09月03日
计六奇《明季南略》十八卷,辑南明旧事,虽体例稍杂,然搜罗甚备,使弘光、隆武诸朝遗闻,不致尽湮。每读流离播迁之状,未尝不掩卷太息。其载忠义死节者,凛凛有生气;叙奸佞误国者,令人发指眦裂。笔墨间自具史家法眼,尤善摹写乱世群像,使三百年后读者,犹觉兵戈之气扑面而来。野史而具良史之质,此之谓也。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著
《五代新说》二卷,唐代徐炫撰。该书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及隋五代史实,分门别类为三十篇,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
松窗梦语
知书房
松窗梦语
张瀚 著
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山西等省的高级官员;又任过陕西巡抚、总督漕运、总督两广军务,后由南京工部尚书,于万历元年擢升为吏部尚书。万历五年,因得罪了首辅张居正受到排挤,回杭州故里。为作者晚年罢职闲居所作。因书斋“楹前一松”,“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自序),而取以为名。瀚历仕为官,见闻广博,经历丰富,因而内容广泛地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少数民族、对外关系等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是他亲闻目睹的经历,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全书三十三纪。
松漠纪闻
知书房
松漠纪闻
洪皓 著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1896
从三月开始看这本书,到六月才看完。后两卷记录南明灭亡的过程,只是随便看了看。作者记载了很多事情,但是内容很混乱。他写了很多人物,但是看不出这些人的作用。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评价这么高。书里写的事情感觉都不太重要。读完之后还是不清楚南明为什么失败。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吧。庚子初夏记于北京。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知书客339852
去岁暮春始读《明季南略》,至仲夏而竟,其间数度掩卷,不忍卒睹。记事自弘光以迄永历,偏安残喘,如风中残烛。计六奇搜罗虽广,然笔下尽是君臣相疑、将帅倾轧之事,令人怅惘。读至瞿式耜殉国一节,尤觉山河破碎,志士孤忠,徒唤奈何。史料排比间,偶见一二亮色,旋即为晦暗所吞。嗟乎!兴亡之际,人心涣散,竟至于斯。壬寅夏末默存记于沪上。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知书客836483
《明季南略》通读数遍,旧书肆中偶然购得残本,批注甚详。后人常着眼弘光朝臣勾心斗角之状,却鲜少注意流离士人笔端的家国情怀。钱澄之《藏山阁集》载"血泪痕中见太平",刺心刻骨处,正是这般实录笔墨。史家记乱世多著眼王侯将相,而此书独存市井乞儿、僧道医卜之事,尤为可贵。乱离人写乱离事,不假修饰处,反倒涤尽史册陈腐之气。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