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松窗梦语
松窗梦语

松窗梦语

张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山西等省的高级官员;又任过陕西巡抚、总督漕运、总督两广军务,后由南京工部尚书,于万历元年擢升为吏部尚书。万历五年,因得罪了首辅张居正受到排挤,回杭州故里。为作者晚年罢职闲居所作。因书斋“楹前一松”,“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自序),而取以为名。瀚历仕为官,见闻广博,经历丰富,因而内容广泛地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少数民族、对外关系等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是他亲闻目睹的经历,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全书三十三纪。
更多
书评  · 7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86143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描绘的晚明社会,表面繁华似锦,内里却已腐朽不堪。那些所谓的"清流"士大夫们,整日高谈"格物致知",实则不过是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们一边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边却对百姓疾苦视若无睹,这样的反差令人作呕。 张瀚笔下那些所谓的"名士",不过是些沽名钓誉之徒。他们热衷于结社交游,却对国计民生漠不关心。看看徐阶吧,这位内阁首辅表面上清廉自守,暗地里却纵容子弟横行乡里。更可笑的是海瑞,这个被后世奉为清官典范的偏执狂,他的极端行为不仅没能改变官场积弊,反而让整个官僚系统更加排斥真正的改革。张瀚虽然不敢明言,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讥讽之意,已经将这些"道德楷模"的虚伪面目揭露无遗。 晚明的商业繁荣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那些富可敌商的盐商们,一边挥金如土,一边还要附庸风雅。张瀚记载的种种奢靡场景,读来令人啼笑皆非。最可笑的是那些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后,第一件事竟是买官鬻爵,想要挤进士大夫的行列。这种畸形的社会价值观,正是明朝走向灭亡的先兆。我常想,若张瀚能活到崇祯年间,看到那些曾经挥霍无度的商贾在李自成破城时的狼狈相,不知会作何感想。 最可悲的是,张瀚本人也未能免俗。他虽然看透了时代的弊病,却依然沉迷于那个即将崩塌的体制之中。他的文字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晚明士人的集体困境。他们明知大厦将倾,却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地吟诗作赋。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比单纯的腐败更让人感到绝望。读《松窗梦语》时,我常常忍不住想:若是张瀚能少一些世故,多一些担当,或许这部作品的价值会大不相同。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透过这些闪烁其词的文字,窥见一个时代最后的挽歌。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6533
一卷尽览人间百态。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松窗梦语》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