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5477
2025年07月31日
朱肱此作,最为精要。上中下三卷,自酿酒之法至酒器之制,无不详备。每读至"酝造"诸章,便觉酒香浮动字里行间,使人神往。其论酒曲,阐发精微;述酒病,剖析透彻。非但可作酒经观,实乃饮食文化之瑰宝也。文字简净明快,不尚藻饰,而醇厚之意自现。吾辈好饮者得此秘籍,犹如醍醐灌顶,顿觉往日饮酒,皆成牛饮矣。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著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器重。《鼎录》为记载陈代以前历朝帝王、大臣所铸各种鼎类之书。记载从黄帝至陈宣帝所制之鼎,凡四十九事。简略记载制鼎之帝王,制鼎之时间,鼎之形状,所用材料,鼎之名称,鼎上所铸文字及字体,有的还记载了鼎所藏之处。记载臣下所制之鼎,从姜太公至东晋王羲之,凡二十九事。只记载大臣的姓名、官职,鼎名,少数记载了制鼎原因,也不过只言片语。该书旧题虞荔为梁人,考《陈书》列传知其为陈人。其书序文所记夏鼎,应在黄帝条之后,疑为不识者移之书前而作序,可见此书流传既久,屡经窜乱,真伪已不可辨。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出吴协《鼎录》一条,经考证,疑吴协可能因与虞荔字形相近而误。现存 《汉魏丛书》本、《秘笈》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秘书》本、顾氏《四十家小说》本、《四库全书》本。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著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8550
酒书,实在的好东西。高兴时能看,烦闷时也能看。懂酒的能看,不懂酒的也能看。做酒的人需要读,喝酒的人更需要读。醒着可读,醉了也能读。想学酿酒就照着做,想懂酒就慢慢品。酿酒不如懂酒,喝酒不如品酒。这本书记载的都是真东西,没有废话。随便翻一页都有用,从头看到尾更好。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不如懂书。懂酒之书!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知书客218862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初读完这部酒经,前后不到五十天。此书本是三卷,我重点读了卷中造酒法,其余部分草草浏览。朱肱深谙酒道,能辨水质,通曲蘖,明火候,述之详尽,录之成书。他在酿酒一事上穷理尽性,可谓通人。至于文辞质朴,叙事简洁,反倒显得次要了。壬寅寒露后二日,于北京寓所记之。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知书客818338
糟粕,误人之至。苦也、涩也、烦也!看似酿造术,实为妄言集。微醺时读之头痛,大醉时读之更添三分糊涂。老饕看了摇头,酒徒看了更是不以为然。囊中羞涩不必读,酒池肉林亦不必读。酿酒不如品酒,品酒不如忘酒。忘酒之道!全书尽是酸腐之气,既无实用又无趣味,徒耗时光尔。所谓"酒经",不过是一通醉言醉语,令人作呕!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