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49557
2025年08月01日
读完《二京赋》最震撼的是张衡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他把长安和洛阳的繁华写得如此鲜活,宫殿楼阁似在眼前晃动,市井烟火仿佛能闻到香味。这位东汉的天文学家竟能用文字丈量整座都城,用赋体勾勒出帝国最辉煌的图景。但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而是字里行间透出的那股子较真劲儿——他非要数清楚未央宫的台阶,非要记下朱雀街的宽度,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最缺的工匠精神吗?当时没有无人机没有测绘仪,他硬是靠双脚丈量、用眼睛记录,把两座都城装进字句里。如今重读这些精确到令人发指的数字描写,突然觉得古人做学问的态度简直像在雕琢玉器,而我们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连静下心来读完一篇赋都成了奢侈。张衡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杰作从来不是灵光一现,而是用偏执的耐心,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著
汉赋。西汉扬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题作《校猎赋》,萧统《文选》题为《羽猎赋》,后人多从之,又略见于《艺文类聚》66卷。是汉赋中以描写畋猎为内容的代表作品之一。赋前有序文,申明作赋的缘由是因为汉成帝的校猎之举“太奢丽夸诩”,不合圣王礼制,故作此赋以表讽谏之意。赋的正文可分3部分,开头部分即显现出赋颂的特点,把汉代皇帝与三皇五帝相比埒,为其歌功颂德。中间部分是主体,大事铺张夸饰,状写天子校猎时的壮观盛况群象飞动,画面壮阔,如写围猎之状说:“移围徙阵.浸淫蹴部,曲队坚重,各按部伍:壁垒天施神扶电击,逢之则碎,近之则破,鸟不及飞兽不及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蹈飞豹,绢枭阳,追天宝,出一方,\"其描绘校猎阵容的整肃,斗士的英武搏击的迅猛,以及飞禽走兽的狼狈不堪,都极其生动.形象鲜明,富于艺术感染力。赋的结尾部分写汉天子翻然悔悟,决心“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于是罢猎而去“回轸还衡,背阿房,反未央”。显然扬雄的《羽猎赋》,其结构体制和表现方法,都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司马相如的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司马相如语),扬雄的赋“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扬雄语)。《羽猎赋》可与《子虚赋》、《上林赋》比美,惟其所处时代已是西汉末路一味炫耀帝国声威显然有谀美之嫌。扬雄晚年也认识到这种“劝百而讽一,曲终而雅奏”的作品并不足取。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2855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张衡以如椽巨笔描绘的东汉盛世图景,在《二京赋》中化作一场穿越两千年的文字巡游,那铺陈扬厉的赋体长卷间,长安的宫阙与洛阳的街衢次第绽放,帝国的荣光与文人的忧思在骈俪辞藻中永恒定格。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知书客283293
自仲春至初夏,始竟张衡《二京赋》之读,凡五十余日。其文铺采摘藻,排比堆砌,似欲以鸿篇钜制炫人耳目。然细究其里,不过踵事增华,蹈袭扬雄《甘泉赋》之窠臼耳。所谓"体物写志",实则徒骋才藻,未得讽谏之旨。班固讥相如"劝百讽一",衡之赋殆又甚焉。己亥暮春,倦眼观书,终觉汉赋之弊,正在此等浮夸文字。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知书客639986
自春分前后始读此书,至立夏方终卷,徐展旬月而未能卒章,终弃置案头。邓氏标榜清高,实则陈义过高,不近人情;自命隐者,又每多怨怼之语。所谓琴心三叠,不过是矫揉造作;空谈云山,终究逃不出世俗牢笼。文辞虽时有清丽处,然刻意求奇,反成拗涩。若论琴道真趣,何如静观《谿山琴况》为得。庚子暮春三树居士漫笔于杭城。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