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解嘲
解嘲
扬雄

解嘲

扬雄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善仕进,于是他加以辩驳。作者引征大量史实,反复解释比较,论证世异事变的道理,说明战国之世,群雄争霸,“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士人能够“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而今天下一统,“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庸夫在位,排斥异己:“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步而投迹”,士人根本不能像战国之士那样靠上疏和论辩取得禄位。作者既不能像蔺相如、公孙弘、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又不能像四皓那样高隐,也不肯像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放诞,因此只有默默守其《太玄》。这篇赋虽然在内容和写法上都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但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深刻,作者就个人的遭遇申发开去,对士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品因而更其普遍性。本文语言犀利,论辩有力,纵横恣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后来的仿作如崔骃《达旨》、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难与本文比肩。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16752
从《解嘲》中读来,随着年岁渐长,越发觉得其中机锋太过刻意。人总是很难相信那些看似豁达的自嘲背后,是否藏着不甘与计较。扬雄笔下那些进退得失的辩白,在他最得意又最失意的时候写就,或许这正是文人最难将息的心结。想到东方朔的《答客难》与班固的《答宾戏》,汉代文人在自我解嘲这件事上确实费尽心思。从文中,能看到汉代士人的窘迫,也能体会扬雄的故作洒脱。只是这文字游戏玩得太过,反而显得底气不足,能理解其无奈,唯一真实的总是那份难以释怀。虽是自我宽慰之词,细读之下却处处透着计较得失的痕迹,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解嘲,究竟是在说服他人,还是在说服自己?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6362
昔之文人作《解嘲》,本为排遣胸中郁结,自慰自解,今人读之,却见其字字珠玑,句句皆可作处世箴言。扬子云身处浊世,既不能兼济天下,又不能独善其身,故作此文以抒其愤懑。其文纵横捭阖,时而自嘲,时而讽世,将一腔孤愤化为嬉笑怒骂,读来令人既觉其苦,又感其智。 今人处世,何尝不需解嘲之道?观今日职场,多少人戴着面具强颜欢笑,多少事明知荒谬却要违心附和。扬子云所谓"默默者存,赫赫者亡",今日看来竟是至理。我辈常困于功利之网,既想保持清高,又不得不随波逐流,其矛盾纠结,与千年前之扬子云何其相似。每见有人为五斗米折腰,还要自诩与时俱进,便想起文中"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之叹。 然细品此文,又觉其中暗藏处世智慧。扬子云以退为进,以屈求伸,看似消极,实则通透。今日社会竞争激烈,人人争当弄潮儿,却少有人懂得适时退守之妙。我常观察身边那些真正活得从容之人,多半深谙"不为福先,不为祸始"之理。他们不争一时长短,却往往能笑到最后。 读此文最令人感慨处,在于看透世情而不弃世,历经磨难而不失本心。扬子云最终选择"独善其身",看似无奈,实为智者之选。今日重读,忽觉古人早已为我们这些困在名利场中的现代人,指明了一条心灵出路。每当为世事所扰时,默诵"时异事异"四字,便觉胸中块垒顿消。这般智慧,非历经沧桑不能得,非饱读诗书不能会。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03892
扬雄《解嘲》一篇,道尽文人志士的无奈与自守。其文纵横捭阖,以自嘲为盾,以讥讽为矛,将世道炎凉尽数道来。当世之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而扬子云独守寂寞,甘于淡泊,此中况味,非亲历者不能道也。文章铺陈排比,气势恢宏,却又暗含悲凉,读来令人唏嘘。尤以"时人目我以修姱,我独守此玄默"一句最为警策,道出了知识分子在浊世中的精神坚守。那些曲学阿世的嘴脸,在扬雄笔下无所遁形,而真正的智者,却能在嘲讽中保持清醒。今人读此文,当思: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守住那份"玄默"?扬雄的困境,何尝不是每个有操守者的困境?《解嘲》之价值,正在于它超越了时代,道出了永恒的知识分子困境。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72169
汉代辞赋中的奇峰《解嘲》作为扬雄的代表作当之无愧。在中国古代讽喻文学的长河里,《解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篇赋文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于其思想内涵之深刻、讽刺手法之精妙,更在于它能穿越时空,至今读来仍令人会心一笑。 读罢全文不由得击节赞叹,扬雄的才思何其敏锐,文笔何其老辣!看似嬉笑怒骂间,实则暗藏机锋;表面解嘲自贬,内里锋芒毕露。那些看似自嘲的文字,字字如刀,句句见血,却又含蓄典雅,不落俗套。这般文采,这般智慧,难怪后人评价其"文约而旨丰,辞微而意显"。其中"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的慨叹,至今仍在文人墨客的笔端流转。 细品文中塑造的"客"与"主人"形象,每位读者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可敬主人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可叹主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可笑客辈趋炎附势人云亦云,可悲客辈蝇营狗苟终无所成。扬雄借主客问答之形,道尽了古今文人的共同命运,也道出了多少读书人的心声。 南朝刘勰曾言:"扬雄《解嘲》,杂以谐谑,回环自释,颇亦为工。"此言得之。这篇赋文看似游戏笔墨,实则字字珠玑。它不只是扬雄个人的牢骚,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集体焦虑。那些看似诙谐的文字背后,是深沉的忧思与无奈的智慧。 掩卷沉思,忽然明白:原来古今文人的处境竟是如此相似。扬雄笔下那些机智的反诘、辛辣的讽刺,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最后,让我借用文中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与诸君共勉:"时异事异,亦各其志。"在这个纷扰的世间,能保持这般清醒与幽默,实属难能可贵。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55879
好书,人生之解药。痛快、痛快、痛快!能坐着看,能躺着看,能白天看,能夜里看。开心时该看,难过时更该看。聪明人看了明白,普通人看了也明白。春风得意时要读,灰心丧气时更要读。抱怨不如理解,焦虑不如释怀。释怀之道!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