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1718
2025年07月28日
在古籍堆里翻找,能读到《淮南子》真是幸运。别人都夸刘安的文采,我却更佩服他把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都揉在一起的本事。两千年前的人就能这么想问题,实在了不起。书里讲天文地理、治国用兵,甚至炼金炼丹,什么都敢写。最难得的是这些道理现在看也不过时。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吹的。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著
宋代诗论著作。10卷。惠洪著。惠洪字觉范,是北宋时著名的诗僧。本书杂记各种传闻琐事,因此各家著录多入小说家类或杂家类;然而所记之事,大半与诗人、诗作相关。书中每则均有标题,《四库全书总目》以“或冗沓过甚,或拙鄙不文”,断定“皆后人所妄加”。其内容涉及众多的北宋诗人、诗僧,而于苏轼、黄庭坚尤多称引,但作者为藉名人以自重,时有假托伪造之处。对此,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都有讥评。本书所主在于记事,论诗之语不多,不过也阐发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作者不满于西昆体的“用事僻涩”,称“诗到李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于此相应,他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意有所至,则见于情,诗句盖其寓也”,并引述了苏轼“古人所贵者,贵其真”及李格非“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的说法。他以“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反对对诗歌求之过凿,认为“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如王维作画雪中芭蕉,诗法眼观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另外,书中所引黄庭坚关于“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的一段议论,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江西诗派诗论见解的重要资料。
朱子家训
知书房
朱子家训
朱用纯 著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全文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著
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二十篇”,谓尸佼为鲁人。《史记·荀卿列传》“楚有尸子”。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书已散佚。唐《群书治要》卷36,录有《劝学》等13篇。清汪继培辑有14篇与若干片断,较为完善,但已非原书。其中存有先秦佚说甚多。其学术思想,“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孙卿子叙录》)。提出“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尸子·公事篇》)的主张。但有兼综、贯通各家学说的倾向,提出:“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巳皆弇(同掩)于私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尸子·广泽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297930
奇书,华夏智慧之集大成者!妙哉、绝哉、神哉!可正观其理,可反究其义,可细品其言,可通览其道。困顿时可读,通达时更当读。帝王可取其治国方略,百姓可得处世良方。失意时是明灯,得意时是警钟。求仙不如修身,问卜不如明理。此书在手,天地皆在胸中!刘安聚百家精华,熔铸成这般气象万千的传世之作,读来如饮琼浆,回味无穷。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知书客246882
这本书号称集百家之大成,其实内容驳杂不精,很多地方自相矛盾。刘安编书时明显带着政治目的,想给汉武帝看,所以硬要把不同学派的思想凑在一起。道家思想占了大半篇幅,但解释得并不透彻。有些章节甚至直接抄录前人著作,拼凑痕迹太重。文章虽然写得花哨,但缺乏深度,更像是一锅大杂烩。看完只觉得浪费了时间,不如直接读诸子原著来得实在。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知书客429944
奇书,却又令人捉摸不透。时而如清泉,时而又如迷雾。读之愈多,反倒愈发困惑。圣贤之言藏于其中,却又似有若无。可细品,可囫囵,可深思,可浅尝。得意时读来恍若得道,失意时却又不知所云。究竟是天书还是人语?是大道还是妄言?每每翻阅,总觉似懂非懂,却又忍不住一读再读。或许这就是它的魔力吧,让人欲罢不能,又让人耿耿于怀。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