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尸子
尸子

尸子

尸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二十篇”,谓尸佼为鲁人。《史记·荀卿列传》“楚有尸子”。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书已散佚。唐《群书治要》卷36,录有《劝学》等13篇。清汪继培辑有14篇与若干片断,较为完善,但已非原书。其中存有先秦佚说甚多。其学术思想,“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孙卿子叙录》)。提出“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尸子·公事篇》)的主张。但有兼综、贯通各家学说的倾向,提出:“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巳皆弇(同掩)于私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尸子·广泽篇》)
更多
书评  · 8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791078
每个中国家庭的书架上都该为《尸子》留一席之地。这部战国时期的典籍虽不及《论语》广为人知,却蕴含着同样深邃的处世智慧。当我第一次完整阅读这部作品时,最震撼的是它跨越两千余年依然鲜活的思想生命力——那些关于治国、修身、为学的论述,在今日读来仍如清泉般沁人心脾。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开篇就让人拍案叫绝。尸佼用八个字就道破了时空的本质,这种洞察力在今天这个量子物理时代依然令人叹服。我常想,古人没有现代科技设备,却能通过纯粹的思辨触及宇宙真理,这恰恰印证了人类智慧的可贵。书中对"宇"的阐释尤其精妙:空间不是空洞的容器,而是万物相互关联的网络。这种系统思维观,放在当代生态学语境下依然前卫。 "圣人责己,小人责人"的箴言值得刻在每个人的书桌上。在这个习惯推诿责任的时代,尸子提醒我们真正的修养始于自我问责。我见过太多人把失败归咎于环境,却很少见到像书中倡导的那般"日夜自省"的践行者。其实检验一个人是否成熟,就看他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指向外在还是审视自身。 关于治国之道,"待士以敬,养民以惠"的主张至今仍是执政者的明镜。尸子强调的"利民"思想,与当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惊人地契合。最触动我的是"国无怨女,野无旷夫"的理想社会图景——让每个个体都能各得其所,这种人文关怀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书中对教育的论述尤其发人深省。"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特别认同尸子把学习视为终身修行的观点。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而非急功近利的应试思维。 《尸子》最珍贵之处在于它的平衡智慧。既讲"明王之道易行",又强调"任贤使能";既主张"因民之欲",又坚持"导民向善"。这种不偏不倚的中道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仍有启示。每次重读,都能在新的生活境遇中发现新的领悟,这大概就是经典永不过时的秘密。 当代人读《尸子》,不必拘泥于字句考证,而应把握其精神内核。书中那些关于善治、修身、求知的思考,实则是跨越时空的人生指南。放在枕边常读常新,总能在浮躁时给予沉静的力量,在迷茫时提供清晰的指向。这样的典籍,值得每个追求精神成长的现代人细细品读。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2836
君子立于世间,当以修身为本。尸子有言,人若不知自省,犹如暗夜行舟,终将触礁沉没。我看到这句话时,正坐在出租屋的窗前,窗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而我的内心却格外平静。 尸子说,处世如同铸剑,需要千锤百炼。我深以为然。记得刚工作时,我总想着一蹴而就,结果处处碰壁。后来明白,任何成就都需要日积月累。就像尸子说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胜过空想千万次。 书中提到,学习要像饥饿的人吃饭那样迫切。这让我想起自己熬夜备考的日子。当时觉得辛苦,现在想来,正是那段时光让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尸子说得对,知识就像粮食,储存得越多,越不怕未来的风浪。 尸子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见过太多人整天夸夸其谈,却从不付诸行动。我自己也犯过这个错误,直到读了这本书才幡然醒悟。现在我把想法都写在纸上,然后一个个去实现。 最让我震撼的是尸子对时间的看法。他说,逝去的光阴比流失的黄金更珍贵。这让我开始珍惜每一分钟。现在我每天早起一小时读书,晚上抽空复盘,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方向。 尸子的智慧看似简单,实则深刻。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句话都像锤子敲在心上。读完后,我不再抱怨环境,而是专注于改变自己。这种转变,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明心见性"。 书中还讲到,遇到困难时要像竹子一样柔韧。我把它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每当遇到挫折就拿出来看看。尸子的教导让我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合上书页时,我发现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尸子的思想穿越千年,依然能照亮现代人的道路。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会告诉你具体怎么做,但会教你如何思考。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48443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75492
说来惭愧,直到三十岁这年我才第一次完整读完战国时期的《尸子》。以前总觉得这类古籍晦涩难懂,现在才发现是自己没耐心。这本书虽然年代久远,但里面的道理到现在都很有用。 尸佼写的东西很实在。他讲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坚持。这些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书里说"君子之学,始于自强不息",意思是人要不断进步。我读到这句话时正在为工作发愁,突然觉得有了方向。 书里还讲了很多实用的道理。比如"欲速则不达",这是说做事不能太着急。我以前总想一步登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现在明白了要脚踏实地。还有"不以小恶弃大美",教我学会看人的优点。这些道理让我改变了很多。 最打动我的是尸佼讲坚持的部分。他说"日新之谓盛德",每天进步一点就是好事。我试着照做,每天比昨天多学一点,慢慢看到了变化。以前觉得难的事,现在觉得可以试试。 书里的人物故事也给我启发。比如舜的故事,他从最底层做起,最后成为贤明的君主。这说明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人。这些故事让我相信努力会有回报。 读完后我发现,古人的智慧到现在都不过时。尸佼写的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这些道理帮我走出了迷茫,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虽然书里有些话不太好懂,但多读几遍就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尸子》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