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把《去斯万家那边》捧上神坛。普鲁斯特那些冗长得令人窒息的句子,那些像蜘蛛网一样纠缠不清的回忆,真的值得花上几百页的篇幅去描写吗?我尝试着让自己沉浸在他描绘的贡布雷小镇里,但那些关于玛德琳蛋糕的描写,那些没完没了的感官体验,除了让我感到疲惫之外,还能带来什么? 说实话,我在想,如果我也生活在那样的贵族圈子里,整天无所事事,是不是也会变得如此敏感多愁?但我更怀疑,这种近乎病态的自我剖析,这种对记忆碎片的过度解读,是否真的具有普遍意义?普鲁斯特笔下的世界就像一座精致的玻璃房子,美丽却脆弱,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优越感。作者看似在描写记忆,实则处处标榜自己的品味和教养。当他在描述斯万家的沙龙时,那种对社交圈子的迷恋简直令人作呕。我不禁要问:这些上流社会的无聊消遣,这些关于艺术和音乐的所谓高谈阔论,真的比一个普通工人的生活更有价值吗? 更糟糕的是,整本书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怀旧情绪。普鲁斯特似乎永远活在过去里,对现实世界充满恐惧和逃避。这种态度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一种精神疾病。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行动的时代,而不是沉溺于回忆的时代。 当然,有些人会说这是意识流文学的杰作。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的自我陶醉。他把大量精力花在描写一块蛋糕的味道上,却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这种文学真的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吗?我宁愿去读一本描写普通人真实生活的书。
去斯万家那边
去斯万家那边
去斯万家那边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