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6922
2025年09月04日
有很长时间没读过这种讲为人处世的古代著作了,这次是因为朋友强烈推荐才翻开《言子文学录》。最初看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时,我以为就是简单的说到做到。以前觉得这就是基本的做人道理,但具体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并不明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说话不算数的人,自己也慢慢变得不太重视承诺,觉得反正大家都这样。 直到读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一章,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不是简单的守信用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如果一个人在言语上总是夸大其词,行动却跟不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也会产生分裂感,变得虚伪。 言子讲得很清楚,修身要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比如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许诺;做事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蕴含着很深的智慧。我试着在工作中应用这些原则,发现确实有效。以前总喜欢把工作计划说得很大,最后却完不成;现在学会了量力而行,反而能做更多实事。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讲的都是具体的实践方法。它告诉我们修身不是空谈大道理,而是要从日常的一言一行开始改变。比如遇到困难时不抱怨,面对诱惑时能克制,这些都是可以练习的。我按照书中的建议,每天记录自己的言行得失,一个月后发现自己确实有了进步。 读这种古代经典的好处是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裹挟,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坚持的东西。《言子文学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平时忽略的缺点。它不是要我们做圣人,而是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保持基本的道德操守。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论语集解义疏
知书房
论语集解义疏
皇侃 著
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儒学类著作。亦称《扬子法言》西汉扬雄撰。十三卷。《汉书·扬雄传赞》云:雄“好古而乐道,其志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故作《法言》。”《法言》摹拟《论语》,分为《学行》、《吾子》、《修身》、《问道》、《问神》等十三目,书末有《法言序》。全书内容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中心。认为“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理者莫辨乎《春秋》”(《法言·寡见》)。主张“书非经,非书也;言非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法言·问神》)。提出“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槌提(排斥)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法言·问道》)。该书通行本有晋李轨注和北宋司马光集注本二种。《四库全书》收录。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著
《围炉夜话》是晚清近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修身处世三大奇书之一。《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宗旨,分别从修身、为学、处世、治家等多个方面,揭示人生的内在意义。全书共有二百二十一则,语言平实生动,短小精辟,见解独到,故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读《围炉夜话》,更有其深刻的意义。正如王永彬在文中所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2329
此书,文风之顽疾也!矫饰过甚,做作之极!竖看则气闷,横看则生厌,细读则头痛,略读则茫然。清醒时读之如饮馊水,昏沉时读之更觉烦腻。才高者嗤之以鼻,平庸者附庸风雅。失意时读则抑郁难解,得意时读则顿失兴味。拜师不如无师,习文不如弃文。误人之作!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374094
自暮春开卷至仲夏掩册,两月方竟此书。言子之文论虽辑以为录,然篇章错杂,去取失当,疑有后人妄增者。所谓"文学"之论,不过掇拾前人牙慧,间以己意穿凿附会耳。考其议论,既无特识,亦乏体系,徒以藻饰文辞炫人眼目。编者自称承先贤遗绪,细察之实难副其名。若论学术价值,恐尚不及坊间寻常笔记也。甲午夏五倦翁识于沪上寓斋。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682087
有人读《言子文学录》觉得它讲了很多大道理。有人觉得它写得很深奥。我看的时候却感觉很模糊,不知道它到底要说什么。书里的话都很有道理,可是放在一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觉得懂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古人的智慧确实很深,但这样绕来绕去的表达方式,实在让人费解。现在的人都很忙,这么晦涩的书,真的能传下去吗?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