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王永彬

围炉夜话

王永彬  

《围炉夜话》是晚清近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修身处世三大奇书之一。《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宗旨,分别从修身、为学、处世、治家等多个方面,揭示人生的内在意义。全书共有二百二十一则,语言平实生动,短小精辟,见解独到,故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读《围炉夜话》,更有其深刻的意义。正如王永彬在文中所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63370
处世真言,妙在朴实。
2025年07月2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14934
迷茫时翻开《围炉夜话》,它轻声提醒:"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浮躁不安时,它娓娓道来:"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困顿时,它如老友般点拨:"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与人争执时,它送来一剂清凉:"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得意忘形之际,它又及时敲打:"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 那些质朴的句子像冬夜里炭火迸发的火星,总能照亮某个被我们忽略的人生角落。"读书无论资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贫贱""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这些话语穿越百余年光阴,依然带着柴火烟气的温度。 王永彬将儒家智慧熬煮成家常话语,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围炉夜话般的促膝长谈。每每重读,都觉得这位清代书生仿佛就坐在对面,用粗糙的陶碗给我斟一碗清茶,在茶香氤氲中讲述那些经得起时间淬炼的道理。他教会我们在平凡处见真章,就像书中那句"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寻常事物里往往藏着最深刻的生命启示。
2025年07月2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89212
夜深人静时翻开《围炉夜话》,就像在寒冬里守着炭火与智者对谈。那些散落在纸页间的处世智慧,总能在人心浮躁时给予温暖的抚慰。王永彬笔下的人生哲理,不是高高在上的训诫,倒像是长辈在火炉边递来的一盏温茶,需要慢慢品,细细悟。 人生在世,最难修的是平常心。书中说"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这话初看朴素,细想却藏着大智慧。在这个鼓吹暴富的时代,多少人被欲望灼伤了眼睛?我倒觉得,承认自己的局限,安住当下的处境,反而能看清真正该走的路。就像炉火不必太旺,温暖刚好就够。 最击中我的是那句"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年轻时觉得这是懦夫的处世哲学,如今在职场沉浮数年才懂得,这八个字里含着多少人生况味。见过太多人把野心写在脸上,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保持适当的钝感力,或许才是这个快节奏时代的生存智慧。 书中关于教子的段落总让我掩卷沉思。"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说得何其透彻。现代父母总在"鸡娃"和"放养"间摇摆,却忘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若他日我为人父母,定要教孩子像书中说的那样"存心要耐得烦",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比爆发力更重要的是持久力。 每回读"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这句,都像被泼了盆冷水。我们这代人太习惯炫耀智商,却常常输在基本的为人处世上。看那些在职场中走得远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守拙"之道的。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社会碰撞产生的火花,正是《围炉夜话》最迷人的地方。 合上书页时,炭火已渐微弱,但那些句子却在心里烧得更旺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慢哲学"——不必句句当作金科玉律,但总能在某个困顿的深夜,从这些泛黄的智慧里打捞起继续前行的勇气。毕竟人生这场修行,重要的不是瞬间的绚烂,而是持守的温度。
2025年07月2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59214
有人从《围炉夜话》中学到"百善孝为先"的做人道理。有人领悟到"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的生活智慧。我翻开这本书,就像坐在冬夜的火炉旁,听一位智者用最朴实的话讲述为人处世的真谛。这本书把中国几千年来的处世哲学浓缩成简短的格言,每句话都值得反复品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读读这样的经典,让老祖宗的智慧继续照亮现代人的生活。
2025年07月2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42092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
2025年07月16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