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3019
2025年09月03日
偶然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这本《器经》,灰蓝色的封面透着古意,原以为是讲青铜器的考古著作,随手一翻才发现竟是部奇书。作者孤子用近乎密码般的文字,将器物与宇宙法则勾连,那些看似冷静的形制描述里,藏着令人心惊的隐喻。 全书分为"形""质""用""灭"四卷,每卷不足万字却字字千钧。最震撼的是第三卷"用"里那段关于陶鬲的论述:"三足承火,非为稳,实为通天地之气"。我突然意识到,小时候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些青铜器,原来都是古人写给宇宙的情书。这种将日常器物提升到哲学高度的写法,让我想起海德格尔对梵高农鞋的诠释,但《器经》走得更远——它直接把器物当作了宇宙运行的说明书。 关于作者孤子,学界至今争论不休。有人考证他是战国时期隐士,也有人从行文风格推断为魏晋人物。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承认此人必定亲历过器物制作。书中对冶铜时"青烟折而向东"的描写,对陶土"含水三分则刚"的记载,没有实际经验绝写不出如此精准的细节。最耐人寻味的是第四卷结尾那句"器成则道隐",让我怀疑作者可能是某个铸剑世家的最后传人。 读这本书时正值我在景德镇学陶艺。当手指第一次触到旋转的陶泥,突然就懂了书中"形未成而神先至"的含义。现代人总把古代器物当装饰品,却忘了它们首先是生存工具。《器经》里记载的每件器物都带着体温:煮粥的鬲要"腹圆如满月",狩猎的箭镞得"脊线似流星"。这种实用主义的美学观,比当代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理念高明太多。 有趣的是,当我带着《器经》的视角重看《考工记》,发现两者竟构成奇妙的互文。《考工记》记录技术,《器经》揭示原理;前者教人"如何做",后者追问"为何做"。就像书中说的"制器如育人",每个弧度都暗合天道。最近在读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中关于水轮机械的论述,与《器经》"流水为筋,转轴为骨"的说法不谋而合。这种跨越时空的思想共振,或许就是读古籍最大的乐趣。 最触动我的是第二卷关于陶器修补的段落:"金缮非为遮丑,实为敬天惜物"。在这个推崇"快速迭代"的时代,这种对残缺之美的礼赞显得尤为珍贵。记得有次在京都遇见一位修漆器的匠人,他用的正是书里记载的"三染七晒"古法。那一刻突然明白,所谓传统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指尖的活水。 《器经》成书时恐怕正值礼崩乐坏的年月。作者将毕生感悟熔铸进器物描写,就像把火种封存在陶瓮里。如今我们开着3D打印机却造不出半个像样的陶杯,这种技术进化与智慧退行的悖论,或许正是孤子预见的"器存道亡"的困境。每次翻开这本小册子,总觉得那些沉默的器物正在发出无声的诘问:当人类越来越擅长制造工具,是否正在遗忘如何使用工具?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格言联璧
知书房
格言联璧
金缨 著
《格言联璧》是由清代金缨编著的一部格言汇编,此书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格言联璧》一书,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夜航船
知书房
夜航船
张岱 著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全书类图书。该书讲述了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等二十大类125个小类的学科知识。书名的意思是在一艘夜行的船上有许多知识份子谈天说地,谈话的内容包罗万象,夜航船一书即记载其言论。分成天文、地理、人物、考古、伦类、选举、政事、文学、礼乐、兵刑、日用、宝玩、容貌、九流、外国、植物、四灵、荒唐、物理、方术等二十大类,共四千多条目。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
精选书评
知书客778630
烂书,无聊至极。烦人、腻人、气人!从头看到尾没意思,从尾看到头也没意思。全本看完浪费时间,随便翻几页也浪费时间。聪明人看了觉得蠢,蠢人看了更蠢。工作不顺时看了更烦,春风得意时看了败兴。买它不如烧它,读它不如撕它。毁书之道!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知书客156516
利器,古法之总纲。静心可看,分心也可看。初学者能懂,高手也能懂。日落可读,日出也可读。失败时需学,成功时也需学。知器不如制器,制器不如器道。器道之钥!材料要选好,火候要控制。形状要讲究,用途要明确。铸剑如此,造屋如此。一器通,百理明。工具就是本领,方法就是力量。用器之道,在于手,更在于心。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知书客865213
在最迷茫的时候翻完《器经》,更加确定人类终究要被工具异化。古人用几十年钻研器物,从工匠变成奴隶,我三十岁了,知道技术会反噬,却还是想依赖想偷懒。我不想被机器控制,又没办法像原始人一样不用科技。我觉得要真正摆脱工具的束缚可能得等到七老八十,不然生活根本没法过。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现代人的可悲。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