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15771
2025年09月03日
在中国哲学典籍的浩瀚星空中,《器经》犹如一颗璀璨明珠,与《易经》《道德经》等经典交相辉映。这部凝聚着先秦智慧的奇书,以其独特的器物哲学观照世界,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器经》影响之深远,不仅体现在其哲学体系的完备,更在于它将抽象的"道"具象化为可感的"器",为后世开辟了一条体悟天地至理的新途径。 读完不禁为古人洞见之深刻而击节赞叹。《器经》行文简练却意蕴无穷,寥寥数语间包罗万象,既有"大器免成"的玄妙哲思,又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辩证智慧。那些看似平常的器物描述,实则暗藏天地至理,字字珠玑,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书中对"器"与"道"关系的阐释,堪称中国哲学史上最精妙的辩证法之一,读来让人茅塞顿开,恍若置身于智者与先贤的对话之中。 书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更令人叹服。看似在说器物的形制功用,实则道出为人处世的真谛。可喜它教导人们"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处世哲学,可叹它揭示"大巧若拙"的人生智慧;可喜它指引"物尽其用"的务实态度,可叹它警示"过犹不及"的处世分寸。这些智慧穿越时空,至今仍能指导现代人的生活。 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评价《器经》:"器者,道之显也。观器可以知道,用器可以体道。"这部经典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将深邃的哲学思考融入日常器物之中,让玄妙之道变得触手可及。读《器经》时,常会惊叹于古人竟能将如此深奥的道理,用如此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最后,借用《器经》中的智慧箴言与诸君共勉:"善用器者通于道,明于道者成于事。"愿我们都能在器物中见天地,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生命真谛,让这份古老的智慧继续照亮现代人的心灵。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朱子家训
知书房
朱子家训
朱用纯 著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全文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东坡志林
知书房
东坡志林
苏轼 著
《东坡志林》由宋代 苏轼 所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著
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二十篇”,谓尸佼为鲁人。《史记·荀卿列传》“楚有尸子”。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书已散佚。唐《群书治要》卷36,录有《劝学》等13篇。清汪继培辑有14篇与若干片断,较为完善,但已非原书。其中存有先秦佚说甚多。其学术思想,“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孙卿子叙录》)。提出“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尸子·公事篇》)的主张。但有兼综、贯通各家学说的倾向,提出:“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巳皆弇(同掩)于私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尸子·广泽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778630
烂书,无聊至极。烦人、腻人、气人!从头看到尾没意思,从尾看到头也没意思。全本看完浪费时间,随便翻几页也浪费时间。聪明人看了觉得蠢,蠢人看了更蠢。工作不顺时看了更烦,春风得意时看了败兴。买它不如烧它,读它不如撕它。毁书之道!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知书客868310
此书自九月逢于市肆,十月终乃勉强卒读。所谓《器经》者,不过掇拾《考工记》之余唾,复缀以唐宋匠作琐语耳。多以讹传讹,如"陶人制甗"条,竟与《周礼》郑注龃龉;至若"削杀矢之倨句"云云,尤蹈《轮人》《舆人》旧文而不自省。编者既昧于经术,复疏于格物,徒以器用为名,实则饾饤成篇。噫!器之不存,经将焉附?壬寅冬日呵冻作此跋。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知书客156516
利器,古法之总纲。静心可看,分心也可看。初学者能懂,高手也能懂。日落可读,日出也可读。失败时需学,成功时也需学。知器不如制器,制器不如器道。器道之钥!材料要选好,火候要控制。形状要讲究,用途要明确。铸剑如此,造屋如此。一器通,百理明。工具就是本领,方法就是力量。用器之道,在于手,更在于心。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