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切斯特顿为勃朗宁立传的笔触,令人想起那位诗人笔下那些跳跃着、奔跑着的意大利托斯卡纳阳光。这本传记不是一板一眼的年谱,而是将诗人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镀上金边,让勃朗宁从纸页间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切斯特顿写诗人年轻时那近乎莽撞的活力,笔下仿佛能听见《皮帕走过》里少女清脆的脚步声;而写到暮年勃朗宁在威尼斯老宅中沉思时,文字又像诗人晚期的《指环与书》一般,沉淀出醇厚的智慧光泽。 你不得不佩服切斯特顿的慧眼——他捕捉到勃朗宁诗歌中那种独特的生命脉动,就像在解剖一颗跳动的心脏。那些被其他评论家视为晦涩难懂的戏剧独白,在他笔下却成了最鲜活的人物速写。读到他对《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的解读时,仿佛能看见那个潦倒画家站在佛罗伦萨的黄昏里,颜料的气味混合着未竟抱负的苦涩。 作为现代读者,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更直白的文字表达,但切斯特顿教会我们欣赏勃朗宁诗歌中那种粗粝的质感。他自豪地向我们展示:看啊,这位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早已预见了现代主义的种种可能。当艾略特在《荒原》中拼贴碎片时,勃朗宁早就在《索尔戴洛》里玩过多声部叙事。这本传记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重新发现了一个被低估的天才——不是通过学术术语,而是用切斯特顿特有的那种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比喻和洞见。
罗伯特·勃朗宁传
罗伯特·勃朗宁传
罗伯特·勃朗宁传
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