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觉醒的时代。晚清社会的种种病态在刘鹗笔下被解剖得淋漓尽致,而老残这个游医形象,恰如一面行走的明镜,照见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老残的江湖行医之路,实则是一场精神的巡礼。他随身携带的那把三弦琴,弹奏的何止是民间小调,分明是晚清知识分子在时代夹缝中的心灵独白。我常想,若将老残与《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相比,前者多了几分清醒,后者则深陷科举泥潭不能自拔。这种对比令人唏嘘,也让人看到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可能。 书中那些令人难忘的片段,至今读来仍觉振聋发聩。大明湖畔的白妞说书,将民间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黄河结冰的壮观景象,却暗喻着封建体制的僵化;最为人称道的"清官比贪官更可恶"之论,简直是对传统清官神话的一记当头棒喝。刘鹗借老残之口道出的这些见解,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即便放在今日,也足以引发深思。 官场百态在《老残游记》中呈现出惊人的真实感。玉贤这样的"清官",用严刑峻法来标榜自己的清廉,实则暴露出官僚体系的深层弊病。而刚弼这样的官员,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固执己见害死人"。读至此处,不免让人联想到当下某些官僚作风,历史与现实竟如此相似,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令人心惊。 小说中最打动我的,是刘鹗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在描写黄河灾民时,那种感同身受的笔触,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灾民的哀嚎,看到他们绝望的眼神。这种人道主义情怀,使得《老残游记》超越了普通谴责小说的格局,成为一部具有普世价值的作品。 掩卷沉思,老残这个人物之所以令人难忘,正因为他既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也不是随波逐流的庸人。他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行医济世的过程中坚持着自己的价值判断。这种知识分子的担当,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尤为珍贵。读《老残游记》,不仅是在看晚清社会的浮世绘,更是在观摩一个清醒者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自处。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刘鹗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