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9338
2025年09月04日
说实话,读完《远大前程》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狄更斯确实是个大作家,但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特别拧巴。主角匹普的成长轨迹看得人特别憋屈,明明有机会改变命运,却总是被自己的软弱和虚荣牵着鼻子走。 最让我难受的是匹普对待乔的态度。乔是全书唯一真心对他好的人,结果匹普有钱之后就瞧不起这个铁匠姐夫了。这种忘恩负义的转变写得倒是很真实,但是真实得让人心里发堵。我理解狄更斯想表现社会对人性的腐蚀,可是看着匹普一次次做出错误选择,真的特别 frustration。 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很成问题。艾斯黛拉完全就是个提线木偶,她的冷漠和反复无常都像是为了折磨匹普而存在的。郝薇香小姐就更离谱了,一个被男人伤害就一辈子活在怨恨里的老女人,这种偏执狂的设定放在今天看简直不可思议。 唯一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是罪犯马格韦契。这个角色虽然出场不多,但他对匹普的那种执着报恩的心思反而显得特别真实。特别是当他冒险回伦敦看匹普那段,比主角那些矫情的心理描写打动人心多了。 小说里那些所谓的"远大前程",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匹普最后失去一切回到故乡的结局,与其说是醒悟,不如说是认命。这种处理方式让我觉得很泄气,好像人生再怎么折腾都逃不出命运的圈套。 狄更斯的文笔确实没得说,伦敦的市井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但整本书看下来,就像喝了一碗没加盐的浓汤,表面上很丰富,实际上特别寡淡。可能这就是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特点吧,既要批判现实又要维持体面,结果哪头都没够着。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金眼女郎
知书房
金眼女郎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著
这是《十三人故事》三部曲的第三部。故事围绕着堕落的继承人亨利·德·马萨伊展开,他爱上了书中名为帕基塔·巴尔德斯的美人,并谋划着引诱她。尽管他得手了,但当发现她还与另一个情人有染时,他幻想破灭,进而谋划杀害她。当他前去动手时,却发现她已被她的情人——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所杀。他妹妹宣称,帕基塔来自一个女人不过是动产、可以随意买卖和利用的地方。在故事的最后几行,德·马萨伊笑着告诉一位朋友,那女孩死于肺痨。
我的名字叫红
知书房
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国王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12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 一位细密画家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苏丹命令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作者通过说书人的方式,让全部角色都现身说法: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死亡,甚至凶手自己。在他们的倾吐中,除了侦破凶案的蛛丝马迹,还有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心灵之相,对幸福与意义的不同渴求。
博兹札记
知书房
博兹札记
查尔斯·狄更斯 著
查尔斯·狄更斯的首部作品《博兹札记》,为英国文学界带来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新声音。这部内容丰富多样的作品集融合了观察、想象与虚构,以真诚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狄更斯所熟知的伦敦——既有其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其阴暗不堪的角落。书中展现了伦敦的街道、剧院、酒馆、当铺、法庭、监狱、公共马车和泰晤士河,刻画了日常生活与各色人物的真实面貌。 这些速写式的人物肖像常常预示着他后期伟大小说中的角色:牢房里的死囚、喋喋不休的主妇、粗俗的年轻职员,以及类似斯克鲁奇(《圣诞颂歌》中角色)的单身汉。同时,狄更斯的社会批判力量始终暗藏其中,他毫不避讳地描绘了这座大都市中被遗忘的群体——从童工到妓女。 这些速写兼具幽默与悲情,向我们展现了伦敦作为一片奇妙的创作沃土,如何孕育出这位非凡的年轻作家。
精选书评
知书客314734
皮普的一生让人看不懂。他小时候单纯,后来遇到郝薇香小姐就变了。他想当上等人,看不起原来的朋友。他有了钱却更痛苦。他喜欢艾丝黛拉,但艾丝黛拉对他忽冷忽热。他后来发现钱不是自己的,又变回穷光蛋。搞了半天,他到底想要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最后他好像明白了,但又好像没明白。这本书看完了,我还是很困惑,人这一生到底该怎么过。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知书客886155
人人都恨娜娜,又忍不住迷恋她。她像一面照妖镜,巴黎社会的虚伪底裤在这道光里无所遁形。左拉写得太狠,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令人眩目的腐朽气息——这可不就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我边读边心跳加速,娜娜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儿莫名让人咽口水。
娜娜
知书房
娜娜
爱弥尔·左拉
知书客941496
磨坊的玛吉想要挣脱命运。她想变得聪明。她想证明自己。可是大家觉得女孩不该读书。河水带走她的期待。亲情变成重担。爱情不是选择。人们责备她不守规矩。其实她只是想要自由。命运的河流带她走过抗争与妥协。最后洪水卷走一切。生活总是充满两难。我们只能随波逐流。读了就忘不掉那种无力感。为什么努力还是没有出路。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知书房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乔治·爱略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