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
知书房
娜娜
爱弥尔·左拉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
发表书评
"她的天然金色鬈发披散在肩膀上,活像一头母狮子的鬣毛;她的青春活力在丝绒般的皮肤下燃烧,从那双半睁半闭的猫儿眼里喷射出来。"
人人都恨娜娜,又忍不住迷恋她。她像一面照妖镜,巴黎社会的虚伪底裤在这道光里无所遁形。左拉写得太狠,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令人眩目的腐朽气息——这可不就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我边读边心跳加速,娜娜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儿莫名让人咽口水。
"她就是这个时代的化身,她是这个社会的产品,她是这个金钱世界的怪物。"
娜娜的故事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巴黎浮华背后的真实光影。看着她从歌剧院的小角色到成为全城瞩目的交际花,我常想:这何尝不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自我探索?左拉用赤裸的笔触描绘的不仅是第二帝国的奢靡,更是一个女人在命运漩涡中的华丽转身。那些看似堕落的选择里,藏着对自由的倔强渴望。当她把玫瑰花瓣撒向观众时,我看到的不是放荡,而是一个灵魂在男权社会里开出最鲜艳的花朵。
这本书让我感到窒息。左拉在《娜娜》里展现出的那种冷酷的观察,本质上就是19世纪资产阶级对底层女性的剥削式凝视。整本书都充斥着令人作呕的猎奇心态。
左拉一边描写娜娜的堕落,一边用最精细的笔触记录她的身体细节。这就像是一个道德审判者站在高处,用显微镜观察着实验品。他写娜娜在床上如何扭动,写她如何用身体换取金钱,却从不真正关心这个女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让我觉得恶心。
书里那些对妓女生活的描写,表面上是在批判社会,实际上是在满足读者的窥淫癖。左拉把娜娜的悲剧归结为她的天性,这种解释太简单了。他说娜娜注定堕落,就像在说一朵花注定要凋谢。这种宿命论完全忽略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
书中最让我愤怒的是对工人阶级的描写。左拉把工人都写成粗鲁愚昧的形象,把资产阶级写成虚伪但优雅的样子。这种刻板印象暴露了他的阶级立场。他写工人暴动时,就像在描写一群野兽。这种写法根本不是在同情底层,而是在巩固阶级偏见。
左拉对女性的态度尤其令人不适。他把所有女人都分成两类:要么是纯洁的天使,要么是堕落的恶魔。这种二分法太幼稚了。娜娜这个角色本可以更复杂,但左拉把她简化成了一个象征。他写娜娜死亡时,用的是一种近乎欢快的语气,好像在庆祝一个道德寓言终于完结。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