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完《周书》,总觉得心里堵着一股气。表面上看,这是一部煌煌正史,记载着北周王朝的兴衰成败,可字里行间总透着些说不出的别扭。令狐德棻的笔,似乎总在有意无意间为某些人镀金,为某些事遮掩,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部官方史书里究竟有几分真实? 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对宇文护的记载。这个在历史上以专权擅杀闻名的权臣,在《周书》中竟被塑造成忠臣形象。三度废立皇帝,诛杀多位宗室,这些事情都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反而大书特书其"为国操劳"。我不禁想问,这到底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还是为当权者服务的曲笔?史家的脊梁骨,难道就这样轻易地弯折了吗? 更可笑的是对北周武帝灭佛的记载。表面上看是洋洋洒洒地记述了"毁寺""令僧尼还俗"等举措,却刻意回避了这场运动背后的血腥与暴力。那些被迫害的僧侣,那些被焚毁的佛经,在史官的笔下仿佛都成了无关紧要的注脚。这样的历史书写,与其说是记录,不如说是粉饰。 《周书》中最令人不适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宿命论调。每一个帝王的兴衰,都被解释为"天命所归"或"气数已尽"。难道历史的进程就真的如此简单?那些复杂的权力斗争,那些真实的人性挣扎,就这样被简化为几句空洞的谶语?这样的历史观,不仅肤浅,更是对真实历史的亵渎。 读完全书,我反而更加困惑。那些被刻意美化的暴行,那些被选择性遗忘的苦难,都在提醒我们:历史从来就不是一面平整的镜子,而是一块被权力打磨过的棱镜,折射出的永远是有选择性的光。也许,我们需要更多双眼睛,才能看清那段历史的本相。
周书
周书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