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明史
明史

明史

佚名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更多
书评  · 10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78580
王侯将相,终成尘土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21478
《明史》作为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纪传体通史,承载着三百年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翻开这部厚重的史册,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被时光淬炼过的历史温度。这部由清代张廷玉领衔编纂的官修正史,虽成书于异代,却以其严谨的体例和详实的记载,成为我们回望明朝最重要的窗口。每当在图书馆泛黄的纸页间遇见那些生动的历史细节,总忍不住想象当年史官们秉烛修史时,笔尖与竹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响。 这部跨越九十一卷的皇皇巨著,采用纪传体与志表相结合的经典体例,将帝王将相与市井小民的故事编织成恢弘的历史画卷。特别令人动容的是《忠义传》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用生命书写的节气,在冰冷的历史长河中泛起温暖的涟漪。记得初次读到锦衣卫指挥佥事王承恩随崇祯帝自缢煤山的记载时,那句"臣陪陛下同死"的绝笔,让数百年的时光阻隔瞬间消弭。这种穿透纸背的历史感染力,正是《明史》最珍贵的特质。 作为经历过明清易代的史书,《明史》的编纂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现场。康熙年间开设明史馆的诏令,乾隆朝最终定稿的曲折,都让这部史书带上了独特的时代印记。在阅读时常常会想,那些汉族史官在记录故国往事时,该怀着怎样复杂的心绪?这种编纂者与记述对象之间的微妙张力,反而让《明史》呈现出比前代史书更丰富的历史层次。 书中对明代典章制度的记载尤其值得细品。《食货志》里关于一条鞭法的变革,《河渠志》中治理黄河的艰辛,这些看似枯燥的行政记录,实则是理解明代社会运转的密码。个人特别喜欢《舆服志》里对各种官服纹样的描写,从一品文官的仙鹤补子到九品武官的犀牛补子,这些细节让历史突然变得立体可感。 《明史》的文学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张廷玉等人继承《史记》笔法,在严谨的史笔中不失文学神采。读《海瑞传》时,那个抬棺上谏的"海青天"形象跃然纸上;《戚继光传》中抗倭的战事描写,让人仿佛听见了鸳鸯阵中的喊杀声。这种史笔与文采的完美结合,使得阅读过程既增长见识,又获得审美享受。 在当代重读《明史》,更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智慧。书中对宦官干政的警示,对土地兼并的剖析,对边患问题的思考,都透着超越时代的洞察力。有时会不自觉地联想到,那些历史教训在今天是否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古今对话的阅读体验,正是经典史籍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放在书架显眼处的《明史》总让我想起钱穆先生的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这部凝聚着无数史家心血的著作,不仅是我们认识明朝的钥匙,更是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入口。每当夜深人静时展卷细读,总能感受到历史长河中那些智慧与勇气的回响,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或许就是读史最大的乐趣。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目录·335
关于我们目录本纪·卷一本纪·卷二本纪·卷三本纪·卷四本纪·卷五本纪·卷六本纪·卷七本纪·卷八本纪·卷九本纪·卷十本纪·卷十一本纪·卷十二本纪·卷十三本纪·卷十四本纪·卷十五本纪·卷十六本纪·卷十七本纪·卷十八本纪·卷十九本纪·卷二十本纪·卷二十一本纪·卷二十二本纪·卷二十三本纪·卷二十四志·卷一志·卷二志·卷三志·卷四志·卷五志·卷六志·卷七志·卷八志·卷九志·卷十志·卷十一志·卷十二志·卷十三志·卷十四志·卷十五志·卷十六志·卷十七志·卷十八志·卷十九志·卷二十志·卷二十一志·卷二十二志·卷二十三志·卷二十四志·卷二十五志·卷二十六志·卷二十七志·卷二十八志·卷二十九志·卷三十志·卷三十一志·卷三十二志·卷三十三志·卷三十四志·卷三十五志·卷三十六志·卷三十七志·卷三十八志·卷三十九志·卷四十志·卷四十一志·卷四十二志·卷四十三志·卷四十四志·卷四十五志·卷四十六志·卷四十七志·卷四十八志·卷四十九志·卷五十志·卷五十一志·卷五十二志·卷五十三志·卷五十四志·卷五十五志·卷五十六志·卷五十七志·卷五十八志·卷五十九志·卷六十志·卷六十一志·卷六十二志·卷六十三志·卷六十四志·卷六十五志·卷六十六志·卷六十七志·卷六十八志·卷六十九志·卷七十志·卷七十一志·卷七十二志·卷七十三志·卷七十四志·卷七十五表·卷一表·卷二表·卷三表·卷四表·卷五表·卷六表·卷七表·卷八表·卷九表·卷十表·卷十一表·卷十二表·卷十三列传·卷一列传·卷二列传·卷三列传·卷四列传·卷五列传·卷六列传·卷七列传·卷八列传·卷九列传·卷十列传·卷十一列传·卷十二列传·卷十三列传·卷十四列传·卷十五列传·卷十六列传·卷十七列传·卷十八列传·卷十九列传·卷二十列传·卷二十一列传·卷二十二列传·卷二十三列传·卷二十四列传·卷二十五列传·卷二十六列传·卷二十七列传·卷二十八列传·卷二十九列传·卷三十列传·卷三十一列传·卷三十二列传·卷三十三列传·卷三十四列传·卷三十五列传·卷三十六列传·卷三十七列传·卷三十八列传·卷三十九列传·卷四十列传·卷四十一列传·卷四十二列传·卷四十三列传·卷四十四列传·卷四十五列传·卷四十六列传·卷四十七列传·卷四十八列传·卷四十九列传·卷五十列传·卷五十一列传·卷五十二列传·卷五十三列传·卷五十四列传·卷五十五列传·卷五十六列传·卷五十七列传·卷五十八列传·卷五十九列传·卷六十列传·卷六十一列传·卷六十二列传·卷六十三列传·卷六十四列传·卷六十五列传·卷六十六列传·卷六十七列传·卷六十八列传·卷六十九列传·卷七十列传·卷七十一列传·卷七十二列传·卷七十三列传·卷七十四列传·卷七十五列传·卷七十六列传·卷七十七列传·卷七十八列传·卷七十九列传·卷八十列传·卷八十一列传·卷八十二列传·卷八十三列传·卷八十四列传·卷八十五列传·卷八十六列传·卷八十七列传·卷八十八列传·卷八十九列传·卷九十列传·卷九十一列传·卷九十二列传·卷九十三列传·卷九十四列传·卷九十五列传·卷九十六列传·卷九十七列传·卷九十八列传·卷九十九列传·卷一百列传·卷一百零一列传·卷一百零二列传·卷一百零三列传·卷一百零四列传·卷一百零五列传·卷一百零六列传·卷一百零七列传·卷一百零八列传·卷一百零九列传·卷一百一十列传·卷一百一十一列传·卷一百一十二列传·卷一百一十三列传·卷一百一十四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卷一百一十六列传·卷一百一十七列传·卷一百一十八列传·卷一百一十九列传·卷一百二十列传·卷一百二十一列传·卷一百二十二列传·卷一百二十三列传·卷一百二十四列传·卷一百二十五列传·卷一百二十六列传·卷一百二十七列传·卷一百二十八列传·卷一百二十九列传·卷一百三十列传·卷一百三十一列传·卷一百三十二列传·卷一百三十三列传·卷一百三十四列传·卷一百三十五列传·卷一百三十六列传·卷一百三十七列传·卷一百三十八列传·卷一百三十九列传·卷一百四十列传·卷一百四十一列传·卷一百四十二列传·卷一百四十三列传·卷一百四十四列传·卷一百四十五列传·卷一百四十六列传·卷一百四十七列传·卷一百四十八列传·卷一百四十九列传·卷一百五十列传·卷一百五十一列传·卷一百五十二列传·卷一百五十三列传·卷一百五十四列传·卷一百五十五列传·卷一百五十六列传·卷一百五十七列传·卷一百五十八列传·卷一百五十九列传·卷一百六十列传·卷一百六十一列传·卷一百六十二列传·卷一百六十三列传·卷一百六十四列传·卷一百六十五列传·卷一百六十六列传·卷一百六十七列传·卷一百六十八列传·卷一百六十九列传·卷一百七十列传·卷一百七十一列传·卷一百七十二列传·卷一百七十三列传·卷一百七十四列传·卷一百七十五列传·卷一百七十六列传·卷一百七十七列传·卷一百七十八列传·卷一百七十九列传·卷一百八十列传·卷一百八十一列传·卷一百八十二列传·卷一百八十三列传·卷一百八十四列传·卷一百八十五列传·卷一百八十六列传·卷一百八十七列传·卷一百八十八列传·卷一百八十九列传·卷一百九十列传·卷一百九十一列传·卷一百九十二列传·卷一百九十三列传·卷一百九十四列传·卷一百九十五列传·卷一百九十六列传·卷一百九十七列传·卷一百九十八列传·卷一百九十九列传·卷二百列传·卷二百零一列传·卷二百零二列传·卷二百零三列传·卷二百零四列传·卷二百零五列传·卷二百零六列传·卷二百零七列传·卷二百零八列传·卷二百零九列传·卷二百一十列传·卷二百一十一列传·卷二百一十二列传·卷二百一十三列传·卷二百一十四列传·卷二百一十五列传·卷二百一十六列传·卷二百一十七列传·卷二百一十八列传·卷二百一十九列传·卷二百二十附录·明史表

@《明史》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