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2796
2025年07月30日
陆人龙的《三刻拍案惊奇》号称承继冯梦龙,但读来明显逊色。故事编排刻意模仿"二拍",却缺乏新意。人物对话生硬,情节转折大多牵强。书中宣扬因果报应的说教过于直白,破坏了故事的趣味性。部分篇章甚至出现情节前后矛盾的漏洞。作为续书,它既没有"二拍"的精彩,也没有前人的深刻。勉强翻完,只觉得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三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三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包公案
知书房
包公案
安遇时 著
《包公案》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小说之一,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也称《龙图神断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书中的九十五个包公断案故事,部分收自于民间相传,部分采自于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记叙包公审理的一系列有关“人命”、“奸情”、“盗贼”、“争占”等类案件。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与其他公案小说一样,《包公案》的成书,也是源自民间故事的流传,后经文人整理,这种话本便成为最初的通俗小说了。
唐摭言
知书房
唐摭言
王定保 著
简称《摭言》。笔记。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撰。十五卷。定保,南昌人。光化进士,后仕南汉,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本书为记载唐代科举制度掌故专著,十五卷,分一百○三个子目,近十万余字。每条有论赞,所述典故,有选举志所未备者。大部分篇幅记载唐代科举制度及有关活动、遗闻轶事,所记颇为详备,为史志及他书所不及。唐代诗人零章断句为别集失载者,亦多赖以保存。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从中多有取材。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著
《十二楼》又名《觉世明言》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每卷回数不一,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节曲折,语言也较生动。其中虽有告诫世人之意,也不过是要人们遵守封建礼教而已,其现实意义不强。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1280
绝妙话本,明代市井百态之精华!可闲览,可细品,可当传奇看,亦可作史料读。得意时读之有趣,失意时读之解忧。士子可察人情,商贾可窥世故。困顿时读来开怀,顺遂时读来警醒。说书不如看书,听戏不如品戏。品戏之妙,尽在此书!每则故事皆如一面铜镜,照尽世间善恶美丑,令人拍案之余,更生无限遐思。
三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三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
知书客964584
翻开《三刻拍案惊奇》,大多数人都被离奇案件吸引,我却格外注意里面的判案智慧。那些官员在混乱中抽丝剥茧的本事,真叫人佩服。特别是看到他们顶着压力坚持查清真相,更觉得难得。现在看这些故事,还能学到不少断案的技巧。古人能把办案过程写得这么生动,确实了不起。
三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三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
知书客594669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读此《三刻拍案惊奇》,所获竟甚茫然。凌濛初此作,虽摹拟《二刻》而为之,然笔力稍逊,情事多雷同。每至夜深掩卷,但觉市井奇谈纷至沓来,却无一二能沁入心脾者。其述鬼狐因果,虽亦有劝诫之意,然较之前人,殊乏新趣。昔人所云"三不及二",诚哉斯言。惟卷末数则间有可观,聊慰倦眼而已。壬寅夏五月晦,困学斋主人漫记。
三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三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