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5133
2025年09月04日
兵法圣典,古今无双。准、狠、全、实!打仗前可以读,打仗时可以读,打仗后可以读。将军读了有用,士兵读了也有用。顺境时不可缺,逆境时更不可缺。学兵法不如懂兵法,懂兵法不如用兵法。兵家宝典就在这里!打仗先打谋略,打人先打士气。战场上的问题,书里都有答案。姜子牙写得好,后世更要学得好。读完的人都说好,打仗的人更说好。这本书值得放在床头,更要放在心头。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握奇经
知书房
握奇经
佚名 著
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相传书中的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发挥引申,后来又经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作解。经文后附有佚名《握奇经续图》一卷,但仅存其目,无图。再后则附晋马隆《八阵总述》一卷。按《七略·兵书略》有“《风后》十三篇,图二卷”。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曰“依托也”。已定其伪。而《握奇经》之名,汉、隋、唐诸书《艺文志》皆不载。
尉缭子
知书房
尉缭子
尉缭 著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素书
知书房
素书
黄石公 著
《素书》相传为秦朝末期黄石公作著,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民间视此书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精选书评
知书客205683
这书读着真难受。字多又难懂。古人打仗的法子放到现在一点用都没有。从头到尾都在说些大道理。打仗哪能按书上说的来。翻几页就想睡觉。打仗要随机应变。这书只会让人死板。想学军事的人千万别看。看完反而更糊涂。把简单事情说复杂。全是废话。浪费时间。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知书客785818
兵家圣典,千古奇书。胜败兴亡都在这里面。将领能学,士兵也能学。打得赢时该看,打不输时也该看。白天可读,夜里可读。周文王用它兴邦,姜子牙用它立国。读十遍得其皮,读百遍得其骨。打仗就像下棋,下棋就像打仗。不读它也能赢,读了它赢得更多。打仗不是杀人,打仗是求活路。知道活路的人才能活到最后。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知书客913339
自八月至十月终读毕此书,历时两月有余。重点研读了《文韬》《武韬》两部分,其余章节仅作浏览。该书详细记载了太公与文王的军事问答,展现了先秦兵学的完整体系。书中关于治军、用兵的论述尤为精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内容翔实,逻辑严密,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至于文辞之简练,行文之流畅,则是附带优点而已。庚子仲秋筱堂记于金陵。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