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91091
2025年06月24日
自八月末灯下展卷,数日间竟不能卒读。此赋铺陈宫怨,文辞藻丽,然矫饰过甚,情伪而辞费。相如以才子之笔,代妇人立言,终觉隔靴搔痒。所谓"金屋藏娇"之叹,不过是文人自怜身世之托辞耳。尤恶其结尾忽作规谏语,使全篇顿失哀婉之致,俨然庙堂谏章,殊失赋体本真。昔人谓"劝百讽一",信哉斯言!壬寅秋夜,青崖漫笔于钱塘。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宋末元初邓牧著。一卷。以“伯牙鼓琴”故事作为书名,是因作者认为知音难遇,故以俞伯牙自命,希望世人能像钟子期那样“被琴绝弦”,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原有诗文六十余篇,现仅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自序中称知音难觅,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书中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初步的民主思想。《君道》、《吏道》诸篇对封建帝王和贪官酷吏进行了大胆的抨击,对人民的反抗斗争深表同情,说:“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二戒》篇影射元统治者为“狗”,指出人不能对“狗”妥协。《见尧赋》等篇幻想恢复尧舜时代“君民间相安无事”的长治久安社会,提出“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的社会理想。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岂之、刘厚祜标点本。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著
别集名。南朝梁何逊(郯城人)作。逊曾官水部员外郎,故名。原集久佚,明薛应旗有辑本2卷。又明张燮辑本3卷,附录1卷。因逊曾为庐陵王室记室,故又名《何记室集》。又明张溥辑本合为一卷。凡赋、笺、书共11篇,乐府4首,诗97首,联句16首。1980年,中华书局据张燮本排印,作了校刊,名《何逊集》。增佚诗4首,序跋3篇。逊早年即以诗文著称,其文与刘孝绰并见重,当时谓之“何刘”,其诗与阴铿颇相似,后人谓之“阴何”。集中所存100余首诗,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写景抒情皆精妙,语言清新隽美,明净自然,颇有谢朓风致,但乏风骨,比较平弱。《临行与故游夜别》、《赠诸游旧》、《与胡兴安夜别》等诗,是其优秀之作,情真意切,耐人寻味,其中写景诸联,细致精当,工于炼字,颇有唐诗的境界格调。清沈德潜《古诗源》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诗中有不少写景名句如“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赠诸游旧》),“野岸平沙合,远山远雾浮”(《慈姥矶》)等,向为后人称道。杜甫极推许其诗,《解闷》诗中云“颇学阴何苦用心”。另集中所存少量辞赋和骈文,无显著特色,成就远不及其诗。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1325
自初春细雨时至梅雨渐歇,始得诵毕此赋,竟百日有余。司马长卿作此赋为陈皇后解忧,文采斐然,辞藻华美,然深宫孤影,独对长门,读之未免惘然。假托他人失意之辞,实抒自家不遇之怀,千载之下犹闻叹息。至于比兴之婉转,声韵之铿锵,不过妆点耳。长卿未必解长门之苦,长门终成千古文人自伤之门也。壬寅初夏晦斋漫记于钱塘。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288674
历来读者多赞《长门赋》的辞藻华丽,文采斐然,我却更多关注陈阿娇的命运如何承载在文字里。陈皇后失宠的凄凉从字里行间渗出,司马相如将孤寂写得直白。大多数人只看到宫怨主题,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帝王制度下个人的无力感。文人的笔让失意者留下痕迹,这反而比辞句本身更具意义。司马相如写宫怨却不渲染情绪,克制中更见哀伤之深。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622478
有人说《长门赋》写尽了失宠妃子的凄苦,但我觉得这不过是司马相如的逢迎之作。汉武帝喜欢辞赋,他就写了这篇来讨好皇帝。别人说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我却只看到刻意堆砌的伤心词句。陈皇后被废是真事,但司马相如借题发挥的成分更多。一个男人代写女人的哀怨,能有多真实?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这篇文章被捧得太高,其实经不起推敲。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