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神女赋
神女赋
宋玉

神女赋

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33370
"神女有意,襄王无梦,此世间最难化解的愁怨,莫过于落花有情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11970
《神女赋》写尽了楚地神女的绝代风华。她的容貌举世无双,她的风采令人倾倒。全篇对神女的描写细致入微,从发髻到衣饰,从神态到举止,无一不美。这种写法开创了后世描写美女的先河。 宋玉用简单的文字写出了最动人的画面。他写神女"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让人一看就明白神女有多美。这种写法很直接,但效果特别好。 文章结构很清晰。先写神女出现时的场景,再详细描写她的外貌,最后写她离去时的情景。每一部分都很完整。 《神女赋》的语言非常优美。虽然用的是古文,但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每个字都用得很准确,组合在一起特别有韵味。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57087
宋玉的《神女赋》中反复出现"云"这个意象。"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是描写神女形态的名句,也是最早将"云"与神女联系起来的表达。云雨的变化象征神女的来去无踪,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体现了宋玉对理想女性的想象。 "云"这个意象不仅塑造了神女的形象,更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在《神女赋》中,"云"总是与"梦"相伴出现。宋玉写道"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这种如梦似幻的描写手法,将神女的神秘感推到极致。 "云"的意象贯穿整篇赋文。从"云髻峨峨"到"云气缭绕",宋玉用不同形态的云来展现神女的多面性。这种写法既描绘了神女的形象,也暗示了她不可捉摸的本质。读者能感受到神女既真实又虚幻的存在状态。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42069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句绝世名句将《神女赋》中神女的风姿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文化的长卷上,令后世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48733
中国古典文学中,《神女赋》的地位很特殊。它不像《西厢记》那样家喻户晓,但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宋玉写的这篇赋,描述了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这个梦很短,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 神女的形象很模糊。她出现时很美,但具体长什么样,宋玉没有细说。她像云一样飘忽不定,让人看不清。这种写法很奇怪。别的作品都会详细描写美女的外貌,但《神女赋》偏偏不这样。可能宋玉故意这么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楚襄王的反应也值得琢磨。他见到神女时既惊喜又害怕。他想靠近神女,但神女总是躲开。最后神女消失了,只留下楚襄王一个人发呆。这个结局让人感到失落。原本以为会有更精彩的发展,结果什么都没有。 读《神女赋》时,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没说透。宋玉好像在隐藏什么。也许他不想直接写出自己的想法,所以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表达。这让人很困惑。明明能感觉到文字背后有深意,但就是抓不住。 后世对《神女赋》的解释很多。有人说这是政治寓言,有人说这是爱情故事。但我觉得这些解释都不太对。宋玉可能只是在记录一个奇怪的梦。梦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强行解释反而会破坏它的美感。 《神女赋》的语言很特别。它不像其他赋那样堆砌辞藻。宋玉用的词很简单,但组合起来很有味道。这种写法在当时很少见。可惜后来的模仿者都没学到精髓,只是机械地照搬形式。 每次重读《神女赋》,感受都不一样。有时候觉得它很神秘,有时候又觉得它很普通。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像别的作品那样把一切都说明白,而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