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4518
2025年06月21日
这本名录简直是历代姓名的堆砌场!乏味、干瘪、死板。正着翻犯困,倒着看头晕。闲来无事不必读,心烦意乱更别碰。鸿鹄看了折翅,燕雀看了懵圈。何必浪费光阴在这样一部毫无生气的目录上?华夏姓名学原本多有趣,偏被编成这般枯燥无味的索引。问姓不如问心,查谱不如读史。真要研究姓名文化,不如去市井听百姓随口聊家常!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晏子春秋
知书房
晏子春秋
晏婴 著
是一部颇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较接近历史小说的政论著作。旧题春秋时齐人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作者当是一个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间士大夫传说的人物。成书约在战国末期,书名始见于《史记·晏婴传》。《汉书·艺文志》只称《晏子》(无“春秋”二字”,是否即今传本,可疑),列于儒家著作之内。全书八卷二百五十章,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卷,多有崇尚节俭之说;外篇二卷,所记乃西汉刘向编校本书时所说的“又有复重文辞颇异”和“又有颇不含经术”之内容,其中《仲尼之齐欲封节》与《墨子·非儒》相同。全书所叙皆晏婴之遗事。本书以晏婴作为中心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实乃先秦著作中罕见之作。书中对奴隶主的穷奢极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丑恶,作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对劳动人民的籍(赋税)重狱多,拘者满围(牢狱),怨者满朝等情况作了真实的反映。本书在认识论上,提倡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在社会观上,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之说;在学派关系上,《内篇》多孔子称许晏婴之语,《外篇》多晏婴抨击孔子之语。注本有今人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上下册。其书汇集了二十四个刻本和二十几家的校注,并把《晏子春秋》的资料,分为佚文、集语、事迹。有关晏子学说学派讨论、有关《晏子春秋》考辨、重言重意篇目表六类,辑附于后,颇便检阅。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8540
翻开《古今同姓名录》,我有点迷茫。这本书列出了那么多同名的人,他们活在各自的时空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记下这些重复的名字。也许是为了提醒我们会有重名的尴尬?还是在说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很独特?看着一个个相同的名字后面跟着不同的故事,我突然觉得困惑。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相似的符号,但谁又真的能分清楚哪个王五才是故事的主角?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客919711
这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收录历代同名人物。它可以帮助读者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名者。查找资料时可以用,研究历史时也可以用。学者能从中获取信息,普通读者也能获得知识。初学者需要参考,专业研究者也需要查阅。记录历史不如阅读历史,阅读历史不如对照历史。这是考证的基础。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客687792
翻这本《古今同姓名录》的时候感觉很累。书里堆了很多名字,但是没什么用。作者把同样名字的人放在一起,但没说明这些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读起来像查电话簿。这种书就是凑字数。更糟糕的是,很多名字的来源没说清楚,让人怀疑是不是随便编的。花时间做这种整理工作,不如去写点有价值的内容。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