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7792
2025年06月20日
翻这本《古今同姓名录》的时候感觉很累。书里堆了很多名字,但是没什么用。作者把同样名字的人放在一起,但没说明这些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读起来像查电话簿。这种书就是凑字数。更糟糕的是,很多名字的来源没说清楚,让人怀疑是不是随便编的。花时间做这种整理工作,不如去写点有价值的内容。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十七史百将传
知书房
十七史百将传
张预 著
又名《张氏集注百将传》,简称《百将传》。古代军事家与将领传集。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其书采历代军事家与名将百人,始于西周姜太公,终于五代刘。各于正史及别史中搜集有关事迹,进行综合论述,特别注重其军事战例,凡与《孙子兵法》合者,皆一一表出,或别以《孙子兵法》题其后。其他生平,如地理诸方面考述也颇琐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然其分配多未确当,立说亦未免近迂。仍为宋人之谈兵而已矣。”《郡斋读书附志》:《百将传》十卷,东光张预公立所进也。由太公而下,至于五代之刘词,凡史辞泛漫而不切于兵者,一删去之。或非兵略而可以资人之智虑者,间亦存焉。各以《孙子兵法》题其后,次以行事合之。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8540
翻开《古今同姓名录》,我有点迷茫。这本书列出了那么多同名的人,他们活在各自的时空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记下这些重复的名字。也许是为了提醒我们会有重名的尴尬?还是在说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很独特?看着一个个相同的名字后面跟着不同的故事,我突然觉得困惑。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相似的符号,但谁又真的能分清楚哪个王五才是故事的主角?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客814518
这本名录简直是历代姓名的堆砌场!乏味、干瘪、死板。正着翻犯困,倒着看头晕。闲来无事不必读,心烦意乱更别碰。鸿鹄看了折翅,燕雀看了懵圈。何必浪费光阴在这样一部毫无生气的目录上?华夏姓名学原本多有趣,偏被编成这般枯燥无味的索引。问姓不如问心,查谱不如读史。真要研究姓名文化,不如去市井听百姓随口聊家常!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客919711
这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收录历代同名人物。它可以帮助读者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名者。查找资料时可以用,研究历史时也可以用。学者能从中获取信息,普通读者也能获得知识。初学者需要参考,专业研究者也需要查阅。记录历史不如阅读历史,阅读历史不如对照历史。这是考证的基础。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