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24460
2025年09月03日
"名者,实之宾也。" - 《庄子·逍遥游》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晏子春秋
知书房
晏子春秋
晏婴 著
是一部颇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较接近历史小说的政论著作。旧题春秋时齐人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作者当是一个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间士大夫传说的人物。成书约在战国末期,书名始见于《史记·晏婴传》。《汉书·艺文志》只称《晏子》(无“春秋”二字”,是否即今传本,可疑),列于儒家著作之内。全书八卷二百五十章,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卷,多有崇尚节俭之说;外篇二卷,所记乃西汉刘向编校本书时所说的“又有复重文辞颇异”和“又有颇不含经术”之内容,其中《仲尼之齐欲封节》与《墨子·非儒》相同。全书所叙皆晏婴之遗事。本书以晏婴作为中心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实乃先秦著作中罕见之作。书中对奴隶主的穷奢极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丑恶,作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对劳动人民的籍(赋税)重狱多,拘者满围(牢狱),怨者满朝等情况作了真实的反映。本书在认识论上,提倡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在社会观上,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之说;在学派关系上,《内篇》多孔子称许晏婴之语,《外篇》多晏婴抨击孔子之语。注本有今人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上下册。其书汇集了二十四个刻本和二十几家的校注,并把《晏子春秋》的资料,分为佚文、集语、事迹。有关晏子学说学派讨论、有关《晏子春秋》考辨、重言重意篇目表六类,辑附于后,颇便检阅。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为狱等状四种
知书房
为狱等状四种
佚名 著
200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香港购回相当数量的竹简,次年又接受了少量捐赠竹简。经由专家考证,这两批竹简属于同一批出土简牍,因而将之合并称为岳麓书院藏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的内容以法律文书为主,包括《为狱等状四种》及“律令杂抄”。2013年刊布的《为狱等状四种》是岳麓书院藏秦简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收录发生于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间的15则疑难案例的文书资料,其性质或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类似。《为狱等状四种》涉及了财产犯罪、亡罪、奸罪及一些特殊犯罪,财产犯罪中又以“盗”罪*受重视。案例涉及“盗杀人”“盗埱冢”等与盗相关的重要罪名;“智(知)人盗与分”“受人货财以枉律令”等特殊财产犯罪也在资料中有所体现。通过研究可知,秦代有关财产的犯罪*终量刑均指向“盗”的量刑方式。或许这时的“盗”概念的外延较后世更为宽泛,属于一类与非法获取公私财产有关的犯罪集合。亡罪在秦汉律令中的规定已颇成体系,对其定性比较明确,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往往在于量刑而非定罪。至于奸罪案件的定罪困难,一般出现在“捕校上”的程序要件是否满足。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8540
翻开《古今同姓名录》,我有点迷茫。这本书列出了那么多同名的人,他们活在各自的时空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记下这些重复的名字。也许是为了提醒我们会有重名的尴尬?还是在说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很独特?看着一个个相同的名字后面跟着不同的故事,我突然觉得困惑。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相似的符号,但谁又真的能分清楚哪个王五才是故事的主角?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客687792
翻这本《古今同姓名录》的时候感觉很累。书里堆了很多名字,但是没什么用。作者把同样名字的人放在一起,但没说明这些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读起来像查电话簿。这种书就是凑字数。更糟糕的是,很多名字的来源没说清楚,让人怀疑是不是随便编的。花时间做这种整理工作,不如去写点有价值的内容。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客814518
这本名录简直是历代姓名的堆砌场!乏味、干瘪、死板。正着翻犯困,倒着看头晕。闲来无事不必读,心烦意乱更别碰。鸿鹄看了折翅,燕雀看了懵圈。何必浪费光阴在这样一部毫无生气的目录上?华夏姓名学原本多有趣,偏被编成这般枯燥无味的索引。问姓不如问心,查谱不如读史。真要研究姓名文化,不如去市井听百姓随口聊家常!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