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5693
2025年09月04日
当西晋的都城飘荡着奢靡的乐声,左思在纸绢上堆砌出《三都赋》的华丽辞藻时,可曾想过这些文字会成为后世文人竞相模仿却难以企及的标本?这部号称"十年乃成"的鸿篇巨制,用三万字的铺陈堆砌出魏、蜀、吴三座都城的幻影——洛阳的宫阙在排比句中层层叠嶂,成都的市井在典故里泛着不真实的油光,建业的楼船在骈俪文里永远保持着倾斜的完美角度。那些被历代选本反复摘抄的名句,不过是修辞术的精密操演:刻意设计的"八川分流"与真实水文无关,"金城汤池"的比喻早被战火证伪。当唐宋文人捧着这部赋作研习对仗时,当清代考据学家为某个冷僻用典争论不休时,我们是否过于沉迷文字游戏的快感,而忘了追问这些描写究竟有几分可信?被文学史神话的"洛阳纸贵"现象,或许只是门阀士族们的一场集体表演——就像今天社交媒体的刷屏狂欢,重点从来不在内容本身。那些被学者们反复注释的章句,与其说是历史镜像,不如说是知识分子对权力中心的想象性建构。当我们在博物馆玻璃柜前赞叹绢本上的工楷时,是否意识到:真正伟大的文学从来不需要十万钱的造价来证明价值。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冰鉴
知书房
冰鉴
曾国藩 著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陶庵梦忆
知书房
陶庵梦忆
张岱 著
《陶庵梦忆》为明代散文家张岱晚年所著的一部笔记体散文集,也是张岱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作者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且淡泊功名,未曾参加科举。甲申之变以后,张岱曾作为监国鲁王的幕僚,参与到反清复明。南明灭亡后,张岱祖业散尽,避居山中,晚年穷困潦倒。《陶庵梦忆》即成书于这一时期,但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陶庵梦忆》以梦为名。张岱认为从昔日的富贵到今日的穷困犹如“大梦将寤”,因而追忆过往的生活,作“一番梦呓”,以“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7282
有人读《三都赋》看到的是宏大的叙事,夸耀三都的富庶和权势。我却觉得里面的描写太夸张,像在堆砌辞藻。读起来很累,感觉纯粹是为了显示学问。我不敢相信当时真有人会花几年去抄写它。这种文章放在现在,可能连报纸副刊都登不上。左思花了十年写出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现代人没这个耐心。说到底,华丽的文字不能当饭吃。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知书客162256
有人读《三都赋》,看到了洛阳的繁华盛世。有人读出了建业的江南烟雨。我翻开书页,却只感到一阵茫然。那些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的都城图景,似乎与我眼前的世界毫无关联。现在的城市每天都在变化,高楼立起来,老街拆掉了。我弄不明白,古人描写的那些盛况,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传统文化很美,但有时候觉得离我们太远了。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知书客935283
在书店翻到《伯牙琴》,其他人都说钟子期懂音乐,我却觉得伯牙更难得。找到一个能听懂自己的人不容易,更难得的是愿意为知音砸琴绝弦。现在的人连耐心听别人说完话都做不到,更别说舍琴谢知音了。这本书把知音之情写得简单直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反观现在的友情,往往经不起一点考验,伯牙子期的故事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