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当西晋的都城飘荡着奢靡的乐声,左思在纸绢上堆砌出《三都赋》的华丽辞藻时,可曾想过这些文字会成为后世文人竞相模仿却难以企及的标本?这部号称"十年乃成"的鸿篇巨制,用三万字的铺陈堆砌出魏、蜀、吴三座都城的幻影——洛阳的宫阙在排比句中层层叠嶂,成都的市井在典故里泛着不真实的油光,建业的楼船在骈俪文里永远保持着倾斜的完美角度。那些被历代选本反复摘抄的名句,不过是修辞术的精密操演:刻意设计的"八川分流"与真实水文无关,"金城汤池"的比喻早被战火证伪。当唐宋文人捧着这部赋作研习对仗时,当清代考据学家为某个冷僻用典争论不休时,我们是否过于沉迷文字游戏的快感,而忘了追问这些描写究竟有几分可信?被文学史神话的"洛阳纸贵"现象,或许只是门阀士族们的一场集体表演——就像今天社交媒体的刷屏狂欢,重点从来不在内容本身。那些被学者们反复注释的章句,与其说是历史镜像,不如说是知识分子对权力中心的想象性建构。当我们在博物馆玻璃柜前赞叹绢本上的工楷时,是否意识到:真正伟大的文学从来不需要十万钱的造价来证明价值。
三都赋
三都赋
三都赋
左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