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3510
2025年09月03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它到底想说什么。主角撒旦的悲伤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有点做作。那些关于善恶的讨论写得弯弯绕绕,读着很累。说它深刻吧,其实就是把简单的道理包装得很复杂。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可能很有价值,但被太多华丽的词藻盖住了。读完没有觉得被启发,反而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书里那些大道理,其实用大白话就能说清楚。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曼斯菲尔德庄园
知书房
曼斯菲尔德庄园
简·奥斯汀 著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于18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描写陷入感情纠葛的几对青年男女。 善良懂事的范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姐虽然聪敏美丽,但都高傲任性,幸亏表兄埃德蒙的亲切关怀,才使她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快乐。成年后的范妮也常随表姐表兄参加社交聚会,他们在牧师家里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青年克劳福德和他的妹妹玛丽。埃德蒙对美丽机智的玛丽一见倾心,范妮的两个表姐则拼命追求克劳福德,未料克劳福德在逢场作戏后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是范妮,而范妮深爱的却始终是温和真诚的埃德蒙。
去斯万家那边
知书房
去斯万家那边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所有语言中最具阅读乐趣的作品之一,也堪称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 在《去斯万家那边》的开篇部分,《追忆似水年华》全书的主题便已引出,叙述者对自己在巴黎和贡布雷的童年生活进行了回忆,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对母亲那著名的晚安吻的描绘。叙述者回忆起自己对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的爱恋,由此牵出斯万对奥黛特的痴情,以及新贵维尔迪兰家族的崛起。
永别了,武器
知书房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 著
《永别了武器》由欧内斯特·海明威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讲述了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亨利的美国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军中服役的经历。 小说探讨了爱与失去,以及战争残酷残酷的现实,生动展现了主角所遇到的美丽与恐怖,以及他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利之间的情感。 书的开篇描绘了战时的景象,充满了士兵、火炮和战火映照下不断变化的风景的生动画面。叙事带领读者进入亨利用于前线附近的村庄的生活,描述了每日兵员的行进和山中炮火声带来的战争阴影。 随看季节由夏转冬,暗示了战争对身心造成的巨大消耗。主人公与士兵们的交流以及对战争的思考,预示了他在职责和复杂感情中的内心斗争——他与凯瑟琳的关系在战乱中逐渐成为生命的核心。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8835
科雷利的《撒旦的悲伤》让我感到骄傲。这本书不仅仅写恶魔堕落的传说,更写人性的挣扎。撒旦被塑造得真实,他不再是简单的反派,而是真实的人。他的痛苦如你我常有的痛苦。科雷利敢写这种视角,很大胆。她打破宗教的束缚,直面人性。现代作家少有这种勇气。就凭这一点,她值得被记住。无论你是否认同她的观点,这本书都是一种突破。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客405368
这本薄薄的小书轻盈得不可思议,却让我整夜辗转。科雷利笔下的恶魔竟如此忧郁,像极了每个深夜自我怀疑的普通人。她用羽毛般的笔触写出铅块般沉重的命题——原来我们都是游走在善恶边缘的流浪者。读到最后,竟在撒旦的眼泪里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客866137
《撒旦的悲伤》试图用宗教寓言包装救赎,但读起来更像是作者的自说自话。魔鬼的长篇独白除了堆砌华丽的词藻,实际什么都没说清楚。普通人根本看不懂这些神神叨叨的句子想表达什么。说教味太重了,就像硬要把一堆道理塞进读者脑子里。看完只觉得浪费了时间。这种书只会让想找答案的人更加困惑,最后发现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搞明白。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