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1692
2025年09月04日
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地方的风俗,但内容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整理。很多条目只是简单罗列,没有深入解释。记录的很多习俗现在已经不存在,对现代读者来说价值有限。作者没有考证这些习俗的来源和意义,只是照搬旧说。这样的书虽然保存了一些资料,但用处不大。要了解古代风俗,还不如直接读正史中的记载。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水经注
知书房
水经注
郦道元 著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庐山记
知书房
庐山记
陈舜俞 著
名胜志。北宋陈舜俞撰。五卷。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庆历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山阴知县。著有《都官集》。熙宁五年(1072),舜俞因不行青苗法谪官山南,与友人刘涣游庐山六十天,穷探极观,无所不究,于熙宁末撰成是书。约二万五千字。卷端有李常、刘涣二序。分总叙山水、山北、山南、山行易览、十八贤传、古人留题、古碑目、古人题名八篇。总叙山水篇引东晋僧慧远《庐山纪略》山北、山南记述作者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南行,沿途经过的寺、观、洞、穴等名胜古迹,历史故实。山行易览详记山中一百五十余风景点之间里程。十八贤传记,慧远、刘程之、雷次宗等十八位隐居庐山的人物传记。古今留题录唐以前三十三人歌咏庐山的诗歌。古碑目录有当时大平观、太一观、东林寺、西林寺、简寂观五座寺庙中唐五代前碑铭志文。古人题为颜真卿、韦宙、严续等十八位唐宋大臣题名刻石。史料丰富,考据精赅,为现存第一部庐山专志。宋本明初国内已无完帙,《四库全书》本为残本三卷。民国二十一年(1932),吴宗慈经友人于日本大谷大学借得足本,与日本收入《大藏经》的大正本及《四库》残本互校后收入《庐山志副刊》出版,是为善本,并附吴氏《宋陈舜俞庐山记合校序》。
都城纪胜
知书房
都城纪胜
耐得翁 著
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五目。食店目记南北食品、小儿戏剧糖果,瓦舍众伎目记杂剧及诸部、队、班等情况,道具、唱段、杂手艺等亦有详记,三教外地叙儒,佛、道三教情况。记事虽不及《梦粱录》、《武林旧事》赅备,亦足备考察当时之盛况,并可与其互相参证。有《四库全书》、《楝亭十二种》、《武林掌故丛编》本。今有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标点本,附《东京梦华录》后。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资参考。
精选书评
知书客801582
“岁时伏腊,犹野人之献芹也。”这部《荆楚岁时记》以质朴的笔触为我们保留了荆楚大地最本真的岁时记忆,让千年民俗如野花般在纸上自然绽放。宗懔以史家之笔、文人之心,将散落民间的节日习俗编织成一部流动的民俗长卷,那些消失的爆竹声、远去的龙舟鼓,在此书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知书客782734
翻开《荆楚岁时记》,只觉得一片模糊。宗懔记录楚地风俗,我却看不出什么门道。那些节令习俗写得琐碎,读起来像流水账。有人说这是研究古代民俗的重要资料,但对我来说只是零散的片段。我努力想从中看出深意,却总觉得隔着一层雾。文字直白简单,反而让人更困惑。或许是我功力不够,总之读完后只有迷茫,没有收获。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知书客374891
岁俗实录,史料之瑰宝。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自可通读,可按月检索。入门者可读,研究者必备。观其内容,既可考其源流,又可查其演变。农闲时可读,节庆时可读。通俗易懂不失严谨,篇幅简短却见博赡。说礼不如习礼,习礼不如解礼。岁时者,民俗之源也。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