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西域记
知书房
大唐西域记
玄奘 辩机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7
发表书评
"睹货逻国故地也,气序和畅,风俗淳质。"——《大唐西域记》透过玄奘大师的笔墨,这部融合地理志、民族志与佛教史的巨著展现了大唐盛世的开放胸襟与求知精神。
玄奘记实而志远,笔法严谨,非止述异,亦且存真;道宣辑录而润色,文采斐然,铺陈景物,而少考订,故言多夸,当对照《释迦方志》以核实地理、参证史实,又须遍览伯希和、沙畹、季羡林诸家。若无意深究史地,亦可流连佛国奇闻。《大唐西域记》卷一“出高昌故地”,记交河城“崖岸峻绝”,实为汉代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尚存,足证玄奘记载之确。各本沿用“峻绝”之说,至标点本反误作“险绝”。
看懂它,历史就在眼前。
读《大唐西域记》,玄奘的脚步让人动容。他不光是为了取经,更重要的是记录沿途的风土人情。西域一百多个国家,每个地方他都详细写下来,连国王性格、百姓生活也不漏掉。印象最深的是他写高昌国,国王强迫他留下,他却坚持要走。最后国王感动了,送他继续西行。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全靠信仰支撑。现在看这本书,还能感受到那份执着。
在空谷书苑翻到这本游记,总觉玄奘笔下有太多被粉饰的真相。他蘸墨如彩,把西域诸国绘成佛国净土,却对钵逻耶伽国"人皆刚勇"的记载轻描淡写——哪家刚勇之民会任外来僧侣指点江山?更可笑的是高昌王麹文泰,捧着金盘银碗求法,转眼就被唐军灭了国。这般盛世浮图,不过是给长安看的政治广告。读书人总赞叹他筚路蓝缕,我倒觉得,这分明是踩着丝绸之路上未干的鲜血在写锦绣文章。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