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林旧事
知书房
武林旧事
周密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2
发表书评
周密笔下的盛世江湖,藏着文人最深的寂寞。
乙未春杪,于西子湖畔得览此帙,旬日而竟。卷六"诸色伎艺人"条最见精妙,使南宋临安百戏杂陈之状如在目前。周密以贵公子作江湖客语,叙市井风华而不失雅致,记岁时风物而时露黍离之悲。笔墨简净处尤堪玩味,一茶一饭皆见匠心。其书不惟补史乘之阙,更令千载之下读者犹能想见杭城当日繁华。丙申暮春芝生跋于湖上小筑。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繁华时读《武林旧事》,它为你展开"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锦绣画卷;惆怅时翻《武林旧事》,它与你共叹"钱塘江上潮信来"的世事无常。当你在都市的钢铁森林里迷失自我,它会带你穿越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临安城;当你厌倦了快餐文化,它会为你细说"御前应制"时文人的风骨与才情。
这部南宋的都市笔记,藏着太多令人怦然心动的细节。那些"瓦舍勾栏"的热闹,"灯宵月夕"的旖旎,"龙舟竞渡"的欢腾,都透过周密那支时而华美时而克制的笔,鲜活地跃然纸上。我尤爱书中对市井百态的描摹——卖"冰雪甘草汤"的小贩,演"说话"的艺人,乃至"关扑"赌博的市井之徒,无不栩栩如生。
但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怅惘。作者在追忆中重建的临安城,终究是"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幻影。当读到"杭城食店,多是旧京师人开张"这样的句子,总能感受到一丝故国不堪回首的隐痛。这种将盛景与哀思熔于一炉的笔法,让《武林旧事》既是一部风物志,更是一曲写给逝去王朝的挽歌。
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时代,静心品读这样的文字,就像在喧嚣的现代都市里意外发现一座古典园林。那些精雕细琢的叙事,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都在提醒我们:有些美好,值得慢下来细细体味;有些记忆,应当被郑重地保存与传承。
在礼崩乐坏、江湖纷乱的南宋末年,《武林旧事》却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市井记忆。即便时移世易,那些鲜活的生活细节依然能穿越时空打动人心:瓦舍勾栏里说书人的惊堂木、西湖游船上歌伎的琵琶声、夜市小吃摊蒸腾的热气,都带着令人心醉的烟火气。周密笔下的临安城,既不是刻意美化的太平画卷,也不是刻意揭露的乱世浮世绘,而是以一种近乎天真的笔调,记录着繁华表象下普通人的悲欢。
最打动我的,是书中那些不经意流露的人情世态。御街上的早市商贩会为多赚几文钱耍些小聪明,但遇到熟客又忍不住多送一把茭白;茶坊里读书人一边高谈阔论国事,一边偷偷数着囊中剩下的铜板;甚至宫中的元宵灯会,也少不了嫔妃们为争宠使的小性子。这些细节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变成了可以触摸的温度。作者写酒楼"用银器"的豪奢时带着惊叹,记"流民图"时又难掩唏嘘,这种矛盾恰恰道出了南宋人面对盛世将倾时复杂的心绪。
读罢掩卷,总会想起书中那个意味深长的细节:某位官员退休后,每日必去西湖边听曲,却总抱怨新词不如旧调好听。这或许正是《武林旧事》的深意所在——当我们怀想消逝的武林时,真正眷恋的从来不只是那座城,而是城中再也回不去的那个自己。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