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周密

武林旧事

周密  

风土类笔记。十卷。宋末元初周密撰。约成书于元朝初年。武林是古杭州的别称。本书仿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体例,全书分立七十一目,记录了南宋王朝湖山歌舞,靡丽纷华的景象。书中既有皇宫庆寿、郊祭、大赦、圣节、公主下嫁和乾道、淳熙年间三朝授受、两宫奉养等朝廷典礼和宫廷生活的实录,又有四时节序中元宵赏灯、花朝节、祭扫、浴佛、乞巧、重九、赏雪等民情风俗的描述,还详细描绘了临安城的宫殿、楼台亭榭、郊庙寺观等都市建筑和景色奇丽的西湖山水;记载了乾淳教坊乐部、官本杂剧、瓦子百戏、各色伎艺以及市镇上各种手工业、酒楼、歌馆、商店等。行文简要而富于文采,《四库全书总目》称誉它“耳闻目睹,最为真切”。为研究南宋史和杭州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其中如“官本杂剧段数”、“乾淳教坊乐部”、“诸色技艺人”等节,共记述了教坊乐部和民间有名可考的著名艺人九百八十余人,官本剧目二百八十余种,很多地方还注明了艺人的籍贯、性别和演技特色,是研究南宋戏曲史的珍贵资料。《武林旧事》入明以后才有刻本,明人刻本往往随意删除,所以卷数各有不同。现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宋廷佐六卷本;明嘉靖陈珂翻刻六卷本;明《宝颜堂秘笈》十一卷本;清代有《四库全书》十卷本;乾隆年汪日菼夙夜斋十卷本;《知不足斋丛书》十卷本;《武林掌故丛编》十卷本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六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年,西湖书社于一九八一年,中国商业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均有标点本出版。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66647
周密笔下的盛世江湖,藏着文人最深的寂寞。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7958
乙未春杪,于西子湖畔得览此帙,旬日而竟。卷六"诸色伎艺人"条最见精妙,使南宋临安百戏杂陈之状如在目前。周密以贵公子作江湖客语,叙市井风华而不失雅致,记岁时风物而时露黍离之悲。笔墨简净处尤堪玩味,一茶一饭皆见匠心。其书不惟补史乘之阙,更令千载之下读者犹能想见杭城当日繁华。丙申暮春芝生跋于湖上小筑。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46041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4270
繁华时读《武林旧事》,它为你展开"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锦绣画卷;惆怅时翻《武林旧事》,它与你共叹"钱塘江上潮信来"的世事无常。当你在都市的钢铁森林里迷失自我,它会带你穿越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临安城;当你厌倦了快餐文化,它会为你细说"御前应制"时文人的风骨与才情。 这部南宋的都市笔记,藏着太多令人怦然心动的细节。那些"瓦舍勾栏"的热闹,"灯宵月夕"的旖旎,"龙舟竞渡"的欢腾,都透过周密那支时而华美时而克制的笔,鲜活地跃然纸上。我尤爱书中对市井百态的描摹——卖"冰雪甘草汤"的小贩,演"说话"的艺人,乃至"关扑"赌博的市井之徒,无不栩栩如生。 但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怅惘。作者在追忆中重建的临安城,终究是"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幻影。当读到"杭城食店,多是旧京师人开张"这样的句子,总能感受到一丝故国不堪回首的隐痛。这种将盛景与哀思熔于一炉的笔法,让《武林旧事》既是一部风物志,更是一曲写给逝去王朝的挽歌。 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时代,静心品读这样的文字,就像在喧嚣的现代都市里意外发现一座古典园林。那些精雕细琢的叙事,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都在提醒我们:有些美好,值得慢下来细细体味;有些记忆,应当被郑重地保存与传承。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9478
在礼崩乐坏、江湖纷乱的南宋末年,《武林旧事》却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市井记忆。即便时移世易,那些鲜活的生活细节依然能穿越时空打动人心:瓦舍勾栏里说书人的惊堂木、西湖游船上歌伎的琵琶声、夜市小吃摊蒸腾的热气,都带着令人心醉的烟火气。周密笔下的临安城,既不是刻意美化的太平画卷,也不是刻意揭露的乱世浮世绘,而是以一种近乎天真的笔调,记录着繁华表象下普通人的悲欢。 最打动我的,是书中那些不经意流露的人情世态。御街上的早市商贩会为多赚几文钱耍些小聪明,但遇到熟客又忍不住多送一把茭白;茶坊里读书人一边高谈阔论国事,一边偷偷数着囊中剩下的铜板;甚至宫中的元宵灯会,也少不了嫔妃们为争宠使的小性子。这些细节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变成了可以触摸的温度。作者写酒楼"用银器"的豪奢时带着惊叹,记"流民图"时又难掩唏嘘,这种矛盾恰恰道出了南宋人面对盛世将倾时复杂的心绪。 读罢掩卷,总会想起书中那个意味深长的细节:某位官员退休后,每日必去西湖边听曲,却总抱怨新词不如旧调好听。这或许正是《武林旧事》的深意所在——当我们怀想消逝的武林时,真正眷恋的从来不只是那座城,而是城中再也回不去的那个自己。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