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49520
2025年09月03日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教师
知书房
教师
夏洛蒂·勃朗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红与黑
知书房
红与黑
司汤达 著
该小说讲述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长着少女似的清秀面孔,天资聪颖,记忆超群,有着非凡的意志力。他受父兄虐待,也深以微贱的出身为耻。凭借熟记拉丁文圣经的资本在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尔夫人家里当上了家庭教师,并悄悄和德·瑞那尔夫人恋爱。他们的秘密恋情被市长知道后,于连不得不远走贝尚松神学院,一心希望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出人头地。因为院长主教之间的勾心斗角,于连离开神学院去了巴黎的木尔侯爵府,他非同寻常的才能与骄傲征服了侯爵家的小姐玛特尔,于是与玛特尔小姐恋爱,于连的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此时侯爵收到德·瑞那尔夫人被迫誊写的一封揭发信,于连的梦想破灭。他到了维立叶尔的教堂向德·瑞那尔夫人开了两枪。于连被捕入狱。德·瑞那尔夫人买通狱吏,使于连免受虐待。得知原委,于连疯狂地爱上了德·瑞那尔夫人。于连被判死刑,他拒绝玛特尔和德·瑞那尔夫人为他上诉。于连受刑后,玛特尔亲手埋葬了他的头颅。德·瑞那尔夫人三天后也离开了人世。 [1]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彼得堡之恋
知书房
彼得堡之恋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冈察洛夫 著
《彼得堡之恋》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平凡的故事》,1847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作品以19世纪俄国资本主义兴起为背景,通过贵族庄园文化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冲突,展现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图景。 小说围绕贵族青年亚历山大·阿杜耶夫的成长展开,描述他从耽于田园幻想到彼得堡追寻理想,历经七年挫折后在实业家叔叔影响下转向务实主义的过程。叔侄二人的价值观碰撞贯穿主线,既呈现封建宗法传统的瓦解,亦揭示资本主义文明的渗透。亚历山大多次情感与事业受挫后最终成为官僚资产者,其精神困境映射俄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的生存抉择。作品通过个体命运变迁,批判封建农奴制弊端,反映贵族文化在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衰亡。
巴黎
知书房
巴黎
爱弥尔·左拉 著
《巴黎》是爱弥尔·左拉创作的小说,是其《三城市》三部曲中的第三部。 本书通过募捐与赈灾穿梭于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神父彼得的活动为中心线索,将资产阶级荒淫奢糜的生活和劳苦大众饥寒交迫的处境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精选书评
知书客107740
读罢掩卷,心灵震颤。这部被低估的杰作里藏着勃朗特最锋利的笔触,她用朴素的叙事切开虚伪表象,直抵人性最幽微的褶皱。威廉的挣扎何尝不是每个理想主义者的宿命?在布鲁塞尔的阴雨里,我看见了所有坚持本心者的倒影。那些关于尊严与妥协的论述,多年后仍会在某个深夜突然刺中你。这不是小说,是一面照妖镜。
教师
知书房
教师
夏洛蒂·勃朗特
知书客401068
致敬海明威的克制与留白。战争摧毁一切,连爱情也成了奢侈品。尼克和凯瑟琳在炮火中相拥的模样,让我想起那些被时代碾碎的普通人。合上书,窗外的雨声和书中意大利的雨季重叠了——原来最锋利的刀,往往藏在最温柔的笔触里。
永别了,武器
知书房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
知书客107049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讲的是战争中的爱情。主角亨利在战场上遇到护士凯瑟琳,他们相爱了。战争很残酷,但他们的感情很真实。后来亨利受伤,和凯瑟琳一起逃到瑞士。他们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最后凯瑟琳难产死了。故事很悲伤,但让人明白一件事:即使知道结局不好,人还是会选择去爱。这就是生活。爱过就不算白活。
永别了,武器
知书房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