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93356
2025年07月31日
翻开《东京梦华录》,很多人沉迷于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我注意到的是孟元老记录市井生活的平实笔触。他把街头小贩的叫卖声、贫民区的杂乱巷弄都详细写下。这比单纯歌颂太平更有价值。当权者往往回避社会阴暗面,一个文人愿意如实记载,需要勇气。《东京梦华录》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历史,更在于它不避讳真实。这样的史笔在封建时代实属难得。
东京梦华录
知书房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著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著
又作永嘉记、永嘉志、永嘉地记。南朝宋郑缉之撰。已佚,今有清陶珽辑本,刊于《说郛》,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清末孙诒让辑本。所记永嘉郡(今浙江温州、丽水)山川、乡亭最为详悉,旁及物产、佚闻、传说。其辑本是研究六朝浙江南部经济的重要原始资料。
武林旧事
知书房
武林旧事
周密 著
风土类笔记。十卷。宋末元初周密撰。约成书于元朝初年。武林是古杭州的别称。本书仿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体例,全书分立七十一目,记录了南宋王朝湖山歌舞,靡丽纷华的景象。书中既有皇宫庆寿、郊祭、大赦、圣节、公主下嫁和乾道、淳熙年间三朝授受、两宫奉养等朝廷典礼和宫廷生活的实录,又有四时节序中元宵赏灯、花朝节、祭扫、浴佛、乞巧、重九、赏雪等民情风俗的描述,还详细描绘了临安城的宫殿、楼台亭榭、郊庙寺观等都市建筑和景色奇丽的西湖山水;记载了乾淳教坊乐部、官本杂剧、瓦子百戏、各色伎艺以及市镇上各种手工业、酒楼、歌馆、商店等。行文简要而富于文采,《四库全书总目》称誉它“耳闻目睹,最为真切”。为研究南宋史和杭州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其中如“官本杂剧段数”、“乾淳教坊乐部”、“诸色技艺人”等节,共记述了教坊乐部和民间有名可考的著名艺人九百八十余人,官本剧目二百八十余种,很多地方还注明了艺人的籍贯、性别和演技特色,是研究南宋戏曲史的珍贵资料。《武林旧事》入明以后才有刻本,明人刻本往往随意删除,所以卷数各有不同。现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宋廷佐六卷本;明嘉靖陈珂翻刻六卷本;明《宝颜堂秘笈》十一卷本;清代有《四库全书》十卷本;乾隆年汪日菼夙夜斋十卷本;《知不足斋丛书》十卷本;《武林掌故丛编》十卷本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六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年,西湖书社于一九八一年,中国商业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均有标点本出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2539
二月初旬至四月末阅完此书,费时两月有余。卷九、卷十记节日风俗,皆为市井琐事,略作浏览而已。孟元老追忆汴京盛况,详录街巷店肆,备载岁时物产,后世得窥北宋都会风貌,实为珍贵史料。其记述之细致,条目之分明,足资考证。至于文辞之质朴,不加修饰,反显真实。甲辰仲春记于沪上。
东京梦华录
知书房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知书客619544
繁复琐碎,徒有虚名耳!汴京一场梦,梦醒皆成空。这般流水账式的市井记录,读来如嚼枯草,无滋无味。富者见其奢,贫者见其苦,徒增惆怅。不如一卷《清明上河图》,静观默想,意蕴自生。所谓"梦华",不过是士大夫的怀旧病发作,对衰败王朝的无力挽歌。读之愈多,失望愈甚。看它作甚?不如去茶楼听段评书,至少能让耳朵过个瘾。
东京梦华录
知书房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知书客939635
翻开《东京梦华录》,大多数人都惊叹于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我却更在意孟元老写这本书时的心情。他生活在南宋,回忆已经灭亡的北宋都城,字里行间都是对故国的思念。这种心情很复杂,既怀念过去的太平盛世,又清楚知道永远回不去了。写这本书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痛苦。这种隐藏在繁华描述背后的哀伤,比表面的热闹更打动人心。
东京梦华录
知书房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