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13783
2025年06月26日
此书可称经典?未必尽然!规规矩矩可读,颠三倒四也可读,正襟危坐时勉强可读,昏昏欲睡时更觉催眠。大儒读了皱眉,小儒读了迷糊。圣贤道理何其多,真能践行有几何?求学不如求问,求问不如求疑。质疑之魂!如此繁复文字,今人读来,只怕三分茫然,七分困倦。所谓微言大义,不过是一地散落的竹简罢了。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明夷待访录
知书房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著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序》)。《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共十二篇,首尾完整。是书于南宋时已佚其半,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转有全文。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贾行注和韦公肃注,并佚。注文疑出于元人之手。日本有传本。大抵本文以日本传本为佳,注文以四库馆臣辑本为上,亦互有补充。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据日本传本刊。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2415
腐儒之言,令人昏昏欲睡!《法言》故作高深,实则空洞无物。正着读矫揉造作,倒着读支离破碎。得意时嫌其迂腐,失意时更觉其伪善。不过是为帝王唱赞歌的应声虫罢了!说什么"学行君子",不过是要人做驯服的羔羊。鸿鹄读之折翼,燕雀读之失声。与其被这酸腐气熏得头疼,不如去市井听段评书来得痛快!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436937
作为汉代思想转型期的代表作,《法言》上接先秦诸子余韵,下开魏晋玄谈先河。扬雄以 “雕虫篆刻” 自嘲辞赋,却在问答中锤炼出精警语录体,如 “珍其装,美其服,利其器,而后市”,喻示修己与济世的本末关系,于微言中见大义。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221718
《法言》谈天而不涉玄虚,以 “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 解释宇宙本原,却落脚于 “人能弘道” 的人文精神。反对 “营营青史” 的逐利之徒,推崇 “石画之臣” 的骨鲠之节,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人格范型,千载之下,犹见士人风骨。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