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21718
2025年04月29日
《法言》谈天而不涉玄虚,以 “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 解释宇宙本原,却落脚于 “人能弘道” 的人文精神。反对 “营营青史” 的逐利之徒,推崇 “石画之臣” 的骨鲠之节,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人格范型,千载之下,犹见士人风骨。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溪字义
知书房
北溪字义
陈淳 著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修改而成的。此书是理解朱熹《四书集注》的重要参考书。分上、下两卷,共26条目。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中选取若干重要范畴,逐一加以疏释论述。全书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激烈抨击陆学,维护朱学立场。《北溪字义》承袭了程朱的天理论,说“未有天地之先,固先有是理。” (《北溪字义·道》)把具有伦理属性的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著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倡导的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7149
自春分至夏至,朝夕披览此书,凡九十余日矣。其中《问神》《修身》诸篇最得我心,反复咀嚼不能释卷。扬子云覃思精微,立言醇正,虽比之《论语》不遑多让。其辨章学术,敷陈治道,皆能切中时弊,尤见通儒本色。至若文辞之简奥,义理之周洽,更非寻常著述所能及。每展卷必有所得,诚为涵养心性之良药也。壬寅仲夏默存识于沪上小筑。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426470
扬雄作《法言》,意在匡正时弊,力倡道德。他言辞简练,道理深刻,读来令人沉思。只可惜当时无人理会,后世亦少人问津。书中的主张,现在看来依然适用,但世人多趋炎附势,不肯静心体会。他苦心孤诣写就此书,却难逃被埋没的命运。每念及此,不禁为之叹息。好书如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肯服者终究太少。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162415
腐儒之言,令人昏昏欲睡!《法言》故作高深,实则空洞无物。正着读矫揉造作,倒着读支离破碎。得意时嫌其迂腐,失意时更觉其伪善。不过是为帝王唱赞歌的应声虫罢了!说什么"学行君子",不过是要人做驯服的羔羊。鸿鹄读之折翼,燕雀读之失声。与其被这酸腐气熏得头疼,不如去市井听段评书来得痛快!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