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7149
2025年06月24日
自春分至夏至,朝夕披览此书,凡九十余日矣。其中《问神》《修身》诸篇最得我心,反复咀嚼不能释卷。扬子云覃思精微,立言醇正,虽比之《论语》不遑多让。其辨章学术,敷陈治道,皆能切中时弊,尤见通儒本色。至若文辞之简奥,义理之周洽,更非寻常著述所能及。每展卷必有所得,诚为涵养心性之良药也。壬寅仲夏默存识于沪上小筑。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2415
腐儒之言,令人昏昏欲睡!《法言》故作高深,实则空洞无物。正着读矫揉造作,倒着读支离破碎。得意时嫌其迂腐,失意时更觉其伪善。不过是为帝王唱赞歌的应声虫罢了!说什么"学行君子",不过是要人做驯服的羔羊。鸿鹄读之折翼,燕雀读之失声。与其被这酸腐气熏得头疼,不如去市井听段评书来得痛快!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654856
有人从《法言》中看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世之道。有人体会到"君子之道,始于言行"的道德准则。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就像在听一位严谨的老师讲道理,教我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讲得很清楚。现在社会变化很快,但是这些道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把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有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436937
作为汉代思想转型期的代表作,《法言》上接先秦诸子余韵,下开魏晋玄谈先河。扬雄以 “雕虫篆刻” 自嘲辞赋,却在问答中锤炼出精警语录体,如 “珍其装,美其服,利其器,而后市”,喻示修己与济世的本末关系,于微言中见大义。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