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89482
2025年09月03日
读郭象《庄子注》方知逍遥非放纵,适性非任性。那些曲解庄子为放浪形骸之徒,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真正的逍遥在于明心见性,如同庖丁解牛,刀刃游走于骨节空隙,非蛮力硬砍。郭象说的"独化"二字,实为处世真谛——万物自发而生,不待外求,恰似大鹏不必羡慕麻雀,麻雀无需嫉妒大鹏。 世人常误将任性当率性,把放纵作逍遥。郭象看得透彻:"物各有性,性各有极。"就像泉水自然流淌,不刻意奔向大海;松柏天生挺拔,不勉强追逐藤蔓。我曾见有人以"顺应天性"为由放纵欲望,结果反被欲望所困。这恰如郭象所言:"得其所待,然后逍遥。"不懂此理者,纵使隐居山林,心仍为世俗所系。 最令人警醒的是郭象对"无为"的诠释。无为绝非怠惰,而是"任其自为"的智慧。如同良医治病,顺其经络而治;明君治国,因民情而导。我见过太多人把不作为当作高明,把逃避责任当作超脱。殊不知郭象早已点破:"圣人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山林之中。"真正的逍遥是入世而不染,处世而不迷。 特别值得深思的是郭象对"大小之辩"的见解。他说:"小大虽殊,逍遥一也。"这让我想起现代社会的焦虑根源——总在比较中迷失自我。蚂蚁不必成为大象,溪流无需变成海洋。我曾陷入这种迷思,直到读懂郭注才明白:逍遥不在于外在形态,而在于内心是否安于本性。 最后要问:难道随波逐流就是适性吗?郭象的回答发人深省:"苟足于其性,虽小大殊别,逍遥一也。"就像泉水不会因细流而羞愧,大海不会因浩瀚而骄矜。但若本性向善却纵恶,慕荣华却说淡泊,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伪逍遥。真正的智者,如同郭象笔下的至人,能"与物冥而循大变",在尘世中保持精神独立,在变化中守住本真性情。读其注庄,方知逍遥真义不在形迹,而在心灵是否真正获得自由。
庄子注
知书房
庄子注
郭象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亢仓子
知书房
亢仓子
亢仓子 著
《洞灵真经》一作《亢桑子》。旧题周庚桑楚撰,即《庄子》书中之庚桑楚。其书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仅《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实唐开元、天宝间襄阳处士取诸子文义相类者补其亡。全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
通玄真经
知书房
通玄真经
计然 著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黄庭经
知书房
黄庭经
魏华存 著
黄庭经指《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约出于魏晋之际,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大旨在于服气以养精神。主张固守精神,则身形可以长存。《内景经》乃道教上清一脉修习要典,据传为上清仙真降授于南岳魏华存,后来成为宋元内丹家修炼内丹的重要典籍。有学者认为《外景经》则与早期天师道关系密切,较内景早出,而为内景经的源流,也有相反意见主张内景经较为早出。黄庭外、内二经,《外景经》一百九十六句,分为上中下三经或二十四章,《内景经》四百三十七句,分为三十六章,均是规整的七言韵语,各版本异文甚多,句之多少、有无及次序先后,各有不同。是书以韵语描述人体五官、五脏、六腑以及全身八景诸神二十四真形象与作用,旨在存神内观,固精练气,填满黄庭,久而行之,则五脏生华、色返孩童,最后臻至长生久视之境。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8199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郭象于此诠释《逍遥游》开篇,寥寥数语间揭示出晋人解庄之精妙。其注本熔儒道于一炉,如庖丁解牛般游刃于原典肌理,既存庄生汪洋恣肆之风骨,复添魏晋玄学之清谈意趣。这般"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诠释境界,恰似大鹏翱翔九霄,使千年后的读者犹能沐其翼下之风。
庄子注
知书房
庄子注
郭象
知书客261619
在我看来,这是无法点评的读物。 字里行间读来,更多是一种感觉上的存在,将人体以自然之物去解读,从中也以自然之物彼此的关系,去解读人体之间的关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中亦有劝诫,自然也是信者恒信的作品。 对于我们来说,更多是一种了解。
黄庭经
知书房
黄庭经
魏华存
知书客606444
其书阐发内丹玄奥,昭示长生要诀,诚为道家不传之秘。魏夫人以女流之身,独探性命本源,直指修炼真谛,言简而意赅,理微而旨远。后世学人但能得其万一,便可超凡入圣,岂非大智大慧者乎?至于文辞之精妙,义理之圆融,犹显其才情卓绝。每读此经,未尝不叹服先贤造诣之深,而吾道之正统,于斯可见矣。
黄庭经
知书房
黄庭经
魏华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