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郭象《庄子注》方知逍遥非放纵,适性非任性。那些曲解庄子为放浪形骸之徒,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真正的逍遥在于明心见性,如同庖丁解牛,刀刃游走于骨节空隙,非蛮力硬砍。郭象说的"独化"二字,实为处世真谛——万物自发而生,不待外求,恰似大鹏不必羡慕麻雀,麻雀无需嫉妒大鹏。 世人常误将任性当率性,把放纵作逍遥。郭象看得透彻:"物各有性,性各有极。"就像泉水自然流淌,不刻意奔向大海;松柏天生挺拔,不勉强追逐藤蔓。我曾见有人以"顺应天性"为由放纵欲望,结果反被欲望所困。这恰如郭象所言:"得其所待,然后逍遥。"不懂此理者,纵使隐居山林,心仍为世俗所系。 最令人警醒的是郭象对"无为"的诠释。无为绝非怠惰,而是"任其自为"的智慧。如同良医治病,顺其经络而治;明君治国,因民情而导。我见过太多人把不作为当作高明,把逃避责任当作超脱。殊不知郭象早已点破:"圣人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山林之中。"真正的逍遥是入世而不染,处世而不迷。 特别值得深思的是郭象对"大小之辩"的见解。他说:"小大虽殊,逍遥一也。"这让我想起现代社会的焦虑根源——总在比较中迷失自我。蚂蚁不必成为大象,溪流无需变成海洋。我曾陷入这种迷思,直到读懂郭注才明白:逍遥不在于外在形态,而在于内心是否安于本性。 最后要问:难道随波逐流就是适性吗?郭象的回答发人深省:"苟足于其性,虽小大殊别,逍遥一也。"就像泉水不会因细流而羞愧,大海不会因浩瀚而骄矜。但若本性向善却纵恶,慕荣华却说淡泊,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伪逍遥。真正的智者,如同郭象笔下的至人,能"与物冥而循大变",在尘世中保持精神独立,在变化中守住本真性情。读其注庄,方知逍遥真义不在形迹,而在心灵是否真正获得自由。
庄子注
庄子注
庄子注
郭象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